新闻中心
投资涟水
走进涟水
财政信息
住房保障
食品安全
环境保护
生产安全
民生服务
价格收费
涟水名人
您的位置: 首页 -> 涟水名人
涟水名人 涟水人物
发表日期:2018-06-26 来源:原出处 文章出处:
XQJY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打印:打 印
    涟水,要而言之,一为军事要冲,一为河淮浸地,一为鱼米之乡,一为教化之邦。故而英才辈出,代有名流取其卓有建树者编而次之,使后学者望其项背,敦品力行,自有益手功业,亦有益于国家。
陈 球
陈球(118--179),字伯真,东汉淮浦(今涟水)人。少涉儒学,善律令。顺帝阳嘉年间(132~153)被举为孝廉,不久任魏郡繁阳县令。魏郡太守曾暗示各县向自己贿送财物,陈球偏偏不给。太守大怒,命督邮革逐陈球。督邮说:“魏郡十五城,独繁阳有异政。今受命逐之,将致议于天下矣。”太守只好作罢。后陈球升任侍御史,正值桂阳义军领袖李研率部进袭湖广一带,地方官兵抵挡不住。陈球被任命为零陵太守,前往镇压,义军不战而走。而官兵朱盖等却反戈举兵转攻零陵。零陵地势洼湿,编木为城,难以守卫,城中惶恐,掾史请求陈球迁家避难。陈球大怒说:“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孥而沮国威重乎?复言者斩j”于是集中城内吏民,不分老弱,共同守城。朱盖等久攻不下,用水灌城,陈球则利用地势决水反淹叛军。后中郎将度尚领兵来援,和陈球里应外合,共同击败叛军,擒斩朱盖。朝廷赏赐陈球五十万钱,封他一子为郎,改任他为魏郡太守。后又改任南阳太守,因抑制豪强而遭诽谤获罪,不久遇赦回家。后又被任为廷尉。灵帝熹平六年(177)被任为司空,因地震免,拜为光禄大夫,光和元年(178)迁升太尉,因日食免,仍为光禄大夫。
汉灵帝时,宦官专权,他们公开标价卖官,兼并土地,抢夺民财,打击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吏。陈球曾与他们作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光和二年(179)陈球被任为永乐少府,暗和司徒刘邰、卫尉阳球等人谋诛中常侍曹节、王甫、赵忠等宦官,不料事泄被捕,死于狱中,终年62岁。
陈球子陈璃,举孝廉,拜议郎,曾任吴郡太守。璃弟陈琮,曾任汝阴太守。



陈 登
(162—201)

字元龙,东汉末淮浦(今涟水)人。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学通古今,处身循礼,非法不行。性兼文武,有雄姿异略,25岁举孝廉,任东阳(今盱眙县境)长:后经徐州牧陶谦表奏,升任徐州典农校尉。此间,曾利用汴、泗二水发展灌溉系统,其中著名的有肖县(今安徽省)南境梧桐陂、相县(今安徽省濉溪县)郑陂、彭城(今徐州)附近’安陂等。是徐州一带以发展水利建设大幅度提高水稻(即粳稻)产量、并且作为主要农作物而广为种植的历史起始,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建安二年(f97年)曹操兵临下邳(今濉宁县西北),亲率州人迎降,任广陵郡(治射阳,今淮安市)太守,领郡兵为曹军先锋攻打下邳城。消灭吕布。加封“伏波将军,,衔。此后,曾收降“海贼”万余户,两次大败东吴孙权军队.开邢沟西道(今淮安至扬州段运河的前身),缩短江淮水路行程,便利两岸农田灌溉。建安五年,修筑“捍淮堤”.(今高家堰,即洪泽湖大堤前身),治理淮河水害。不久,迁任东城郡太守。广陵郡官民,呼拥随之。建’安六年(201年)逝世,时年39岁。后曹操每临大江则悔叹,恨不早用其计而失广陵,以致孙吴势力渐强。刘备也曾赞叹其文武胆志,
今不可得。
鲍 照(鲍令晖附)
(约4 1 4—4 6 6)

字明远,南朝宋北东海郡(治今涟水县境)人。家世寒微,性极敏慧。15岁,贯通诗书,颇有文名。20岁后,遍访天下名士。25岁,献诗给临JI}王(刘义庆),拔任王国侍郎。后曾入衡阳王幕府,又任始兴王国侍郎,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升任海虞县今。三年,升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不久,出任秣陵县令。大明二年(458年),转任永嘉县令。四年,任临海王前军参军,掌知内命。不久,任前军刑狱参军。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八月,在江陵为乱兵所杀,时年约52岁。其诗文多慷慨悲壮之作。首开文人五言绝句先声,独
创七言隔句押韵体制,融汇民歌风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情思高茂,文辞华美,沉雄凝炼,骨力刚健,清新俊逸。所作乐 府<<拟行路难》19首以及《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极为有名。所著
被编为《鲍参军集》。 其妹令晖。亦是女诗人,才比左芬。作品“崭绝清巧,拟古尤胜”(《诗品》)。惜之早逝,今存诗仅7首。

王义方
(6 l 4—6 6 9)
唐泗州涟水人。幼时家境贫寒,品性端正孤傲。淹究经术,高一自标树。年轻时被地方官推荐参加“明经"科考试,任晋王(李治)府参军,供职弘文馆。唐文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受邢部尚书张亮案件牵连,贬职为儋州(今海南岛)吉安县丞。二十三年,调任河北洹水县丞。后又调任陕西云陬县丞。不久,升任京都著作佐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升任侍御使。时中书侍郎(相当宰相)李义府受宠,专权枉法。擅自令大理寺丞毕正义释放貌美的罪妇谆于氏,并占为己妾。事发后,毕正义被迫自杀。其在母亲支持下,上书弹劾李义府。并具法冠对仗,叱李义府下跪,宣读罪状。唐高宗恨其以孤士触宰相,贬为山东莱州司户参军。任满后不再出仕,定居昌乐县,奉母授徒。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病逝,终年55岁。著有《笔海》10卷、《文集》lO卷。
徐有功
(641—702)
唐泗州涟水人。曾举为明经,后转任蒲州司法参军,封为“东管男”。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升任司刑丞。后又升为秋官员外郎,转为郎中。此后,曾多次为冤屈者请命,以致得罪权奸,多次被罢官,3次被判死罪,终因则天爱其切直而获赦免。曾复官左台侍御史、左司郎中、司刑少卿、司仆少卿等。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逝世,终年61岁。追赠“司刑卿”。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705年),下诏表彰其功德,并追赠“越州刺史"。同时派大臣前往吊祭,赐锦百段,授一子为官。有功在一次被重新起用时,曾给武则天写了一份奏折,其中说:“臣闻鹿走山林而命系庖厨者,势固自然。陛下以法官用臣,臣守正行法,必坐此死矣。"毛泽东主席生前曾在这段话每个字旁都划上三角标记,并在天头批注:“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
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张雄 冯宏铎
均唐末泅州涟水人。约当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时同为武宁军偏将。宏铎无故遭长官辱骂,雄为之辩解。并时常受到节度使的猜疑,十分恐惧。时值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克长安,唐朝庭流亡,天下大乱。二人合兵300余人,南渡长江.,在白下(今南京)建营垒,又攻取苏州。不久,聚集兵将五万,战舰千艘,号称“天成军"。昭宗大顺元年(890),诏授雄为升州刺史。不久,雄卒。宏铎为刺史。天复二年(902年),与杨行密大将田頵战于曷山。弘铎大败,率残兵逃向大海,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抚慰收归。宏铎任淮南节度副使,率部驻扎涟水。不久,诏授宏铎为感化军节度使。奉命从涟水出兵,进攻徐州、宿州。天佑四年(907年)卒。
嵇 安
(1l 89~1 262).

字宽济,南宋涟水人。勇敢尚武,长于骑射。时宋金交战;涟水悬当界沿,朝宋暮金。且盗贼蜂起,治安不保,百姓流离。其乃聚集义兵,构筑堡栅,保卫乡里。进而编练乡团,宣布守望公约,抗御强暴,禁止抢掠,方圆百里,得以安宁。南宋淮东制置使授其为承节郎,统领义军。不久,授任制将沿海巡检使。此后曾在涟东增筑堰堤64处,创“疏决法"兴修水利,劝励农耕,赈济流民。南宋景定三年(1 262年)逝世。终年73岁。
嵇宗孟(1 6 l 3一?)

字子震,号淑子。明末清初安东(今涟水)人。天姿敏悟,少负文名。18岁补弟子员(秀才),22岁为拔贡生员,23岁领丙子(明崇祯九年一1636年)科乡魁(中举人)。初任温州司李(即司理),廉明仁恕,伸理沉冤,发奸摘伏,断案如神,土民比之包公。赈济流民.’扶持生产,深得土民持香拥护,时有“香司李’’之称。50岁中癸卯(清康熙=年一1663年)科进士,转任武昌郡丞。洁己爱民,除陋规,省虚费。以其“卓异’’获钦赐袍服,并升任杭州府太守。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数千顷。创设“万松书院",发展教育事业。后因病辞职归乡,
曾再举为博学鸿词,仍力辞不就。其诗文声气,遍于海内。国子祭酒吴伟业(号梅村)称之为“绚烂飞扬,纵横排傲之才人也’’。著有《立命堂初集》若干卷,《立命堂二集》13卷。另有《楚江蠡史》、《瓯乐行田录》、《武陵较士录》、《却聘诗》、《座右铭》等。

鲁一同(鲁兰仙附)
(1805—1863)


字兰岑,一字通甫。清安东(今涟水)人。生而颖悟,少负文名。道光元年(1821年),补博士弟子员。二年,乡试中副榜。十五年(1835年),乡试中式举人。后多次入都会试,终不第。青年时期即不满朝庭腐败政治,认为“今天下多不激之气,积而为不化之习。在位者贪不去之身,陈说者务不骇之论。"指出“天下之患,盖在治事之官少,治官之官多也。’’与魏源、姚燮、龚自珍、黄爵滋等改革之士交契,畅谈革兴,以诗明志。鸦片战争时期,积极主张抗英;先后撰写《关忠节公家传》、《裕靖节公死节事略》、《拟姚莹功罪状》等诗文,表彰死难烈士,抨击投降派,营救因抗敌而入狱的英雄。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曾请其入幕,因其父年高而辞聘。漕运总督周天爵,称其为“天下大才也,岂直文字哉!’’,湘军首领曾国藩数次不耻求问其天下大事要略,并说“淮安鲁一同若成进士,天下之幸也!”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曾协助清河县知事吴棠积极防御,并向清军将领江忠源出谋划策旷为文主张“达性明事,所作文章刚健简明,时人称其能得阳刚之美。其诗气象雄阔浩荡,苍凉盘郁,有“嗣响杜陵”之誉。清同治二年(1863年)秋,病逝故宅,终年58岁。著有《通甫类稿》4卷、《续通甫类稿》2卷、《通甫诗存》4卷、《通甫诗存之余》2卷、《邳州志120卷、《清河县志》24卷、《右军年谱》2卷、《白耷山人年谱》1卷。另有书画名作,并传于世。其姐兰仙(180-2—1839),号灵香,亦是女诗人。惜之年短早逝,遗诗被编为《瘦春仙馆诗剩》。


石寿棠


又名湛棠,字沛南。清安东(今涟水)人。生卒年不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人。其家7代业医,幼时即学医家常识。朝儒夕医,数十寒暑,中举后亦未曾废止。为改变当时医学界“昧于其原,而仅逐其末”的状况,穷邃医学,将“岐伯之奥旨,仲景之秘思,中法西法之妙用,一以贯之"。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刊印成《医原》一书。“因病之原,探医之原,并探原中之原。”引文广博,见解独到,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其医著还有《温病合编》,成书于1867年。1983 年和1984年,两书均得重新出版。

程西池程小池

程西池,清代安东县小李集西南程庄(今涟水县小李集乡)人。程小池(1862一?),西池子。父子皆精于作画,尤擅画兰,在淮北一带很有名气,时人并称“二程”。
小池小时,西池经常带着他出外替人画画,父子俩走乡闯馆,老的背着小包袱,小的拎着柳条画箱。老的提起笔来,三笔两笔一挥而就,很得郑板桥笔意。小的在旁注意观看,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深得其父作画的真谛。小池稍长,悉心练习,所画兰花,功底深厚,可与其父媲美。所不同者其父擅画静态兰,小池则喜欢画动态兰(风雨兰)。这一动一静,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更使“程氏兰花”名声远播。
有一年春天,西池父子因事去扬州。在四望亭前见一李画师替人画兰,并在画面空白处写上“学西池老人笔意”。西池心里一惊,便拱手问道;“斗胆请教李先生,这西池是什么样人?”李画师道:“老先生不知道么?就是几十年前,淮安府安东县著名的画兰大师程西池呀l”西池说明身份,李画师大喜过望,遂请西池作画。西池拿起笔来,上勾下勒,左涂右抹,片刻,一幅奇特的螃蟹兰就画好了。李画师顿时弯腰长揖:“晚生少慕老先生笔法,每恨古人不可再见,不意今天亲见尊颜,真是幸运!幸运l”遂请西池父子到家中作客。后又邀来扬州名画家李小淮、吴小庄、王小梅等人,一起登平山堂,游瘦西湖,饮酒赋诗,赏景作画。从此,“程氏兰花”声名更大了。
西池父子替人作画,一生喜为蓬门荜户增辉,不愿为巨富高门添锦。他们替穷人作画,从不讲究价钱,有请必到,有求必应,因此,很受穷苦百姓欢迎。他们一生作品颇多,大都散藏于民间。本届修志,收集到程小池71岁时所作兰花中堂、横幅各一件,现收藏于县档案馆。

张大卓

张大卓(1892--1915),字铁庵,号天爱,涟水县石湖镇人,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兄弟五个,他排行第三。幼年从兄长读书,天资聪明,过目成诵。七岁时诗词已朗朗不绝于口,九岁时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尤擅月琴琵琶。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他十二岁时参加县童子试,获榜首。三十一年(1905),入县高等小学堂读书,三十四年(1908)以最优成绩毕业,考入江北公立中学。他在江北中学读书时,加入了同盟会组织。宣统三年(1911)毕业回涟,在县署做文牍工作。民国元年(1912)辞职,考入南京民国大学政治科学习。
在民国大学读书期间,张大卓广结革命志士,共同探讨革命方略。曾在假期请陈英士引介,去广州拜谒黄兴。黄对他的学问胆识极为赞赏,又将他引荐给孙中山、宋教仁等人。后张大卓积极投身“二次革命”,在校倡导组织讨袁军,并参加了保卫南京独立之役。失败后,他愤归故里。
张大卓回乡后,与江北革命党人取得联系,商讨革命大计。后来,民国大学迁至上海复课,大卓闻讯,即束装赴校。江北革命党人推他为代表,驻沪与陈英士、韩恢联系,准备在淮阴起义。
大卓到上海后,一面跟从韩恢筹集饷械,一面联络同志,商讨江北革命事宜。他派遣贾伯谊、秦印西等人前往淮阴,联络军警,待机起义。因活动频繁,财源不济,大卓写信嘱家中筹款,并托同乡张连昌将信带回。谁知张连昌将信丢失,偏偏又落入江北护军使蒋雁行手中。蒋一面做好防务准备,一面电告上海护军使郑汝成,说大卓在上海为江北接济饷械,实为革命党重要人物。
民国4年(1915)元月20日夜,江北革命党人在淮阴起义。因蒋雁行早有准备,起义失败,秦印西等人退至涟水被捕。元月28日,在上海租界外,郑汝成的几个密探围住大卓,并在他衣袋中搜出几枚炸弹和陈英士先生要件,于是将他逮捕。郑汝成对大卓用尽酷刑,将他手指骨全部粉碎,但大卓坚贞不屈,只字不吐。2月11日,大卓被害于上海龙华刑场,年仅24岁。
张大卓在狱中曾对同志说;“人固有一死,唯国家多难,此志未遂耳i”就义前,他留下一首诗:“英雄儿女两空空,转眼沧桑变化功,假使今朝步一我,他年免却泪成洪。”民国17年(1928)江苏省国民政府追认他为辛亥革命烈士。
 

贾伯谊

贾伯谊(1887--1915),原名清渭,曾名贾锷、贾钟珍,涟水县东胡集乡集南村人。幼年读私塾,记忆力十分惊人。塾师常对人说:“此子颇有天赋,宜入学堂就读。学堂科目多,私塾只一门古文,不必误余手中。”后来他考入淮安府中学,毕业后又考入清江理化专科学校。通英文、日文,常读《天演论》、《原富》等书,逐步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清江理化专科学校毕业后,贾伯谊曾一度在家教私塾。其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割地赔款。他非常愤慨,叹道:“茅屋三间,顽童数只,岂可久乎!”未及三月,便弃教出走,追求革命。当时族长曾责备他:“成家由汝,败家亦由汝耳l”但他义无反顾,并留下这样的诗句:“成败家庭谁管得,江南此去任西东,古今豪杰岂有种,国事如麻梗于胸。”“国情茶弱真堪虑,倒海翻山在吾曹。‘东亚病夫’何日雪,枪林弹雨赖英豪。”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贾伯谊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一次,他奉命刺杀清江镇守使,未成,遭到清政府的通缉,便避难于盐城上冈,更名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由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贾伯谊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二次革命”。民国4年(1915)8月8日,他在一次试制炸药时,因突然爆炸不幸牺牲,年仅28岁。
民国17年(1928)国民政府江苏省民政厅追认贾伯谊为辛亥革命烈士。在县城唐公祠旧址(现涟水县第三中学)建张贾烈士学校(张,指张大卓),校内悬挂张贾二烈士遗像。
 

茹宗陵

茹宗陵(1871--1929),字绍徐,涟水县唐集乡陆舍村人,清廪生。曾当团董数年,处理地方事务,廉洁公正,乡里交推。但他不愿做官,后固辞。清宣统二年(1910)在家创办先河小学堂。后长期教学,作画终生。
茹宗陵作画,无师承,自学成才。幼小读书时即爱作画,并专画白菜,常到菜畦,细心观察。初学时,以淡墨铺底,以浓墨勾筋,如此练习达十年之久,终不神肖。后改变画法,以淡墨画正面,以浓墨勾反面,笔间留一线空隙,使其自成筋纹。这样又练五年,工夫颇深,始作画赠人。他所画白菜,和陆海岑芦雁、程小池兰花、徐六泉大字,被时人称为“涟水四绝”。茹宗陵替人作画,终生不收钱,亦不以画卖钱。爱喝酒,人多酬之以酒。因左目失明,画面常落款“只眼书生”。又因系荒籍,故又常落“荒籍生”、“荒籍者流”。晚年曾落“菜园主人”或“菜畦上人”。
茹宗陵作品很多,日本民间私藏者不乏其人,而县内所存反而寥寥,仅见县档案馆收藏四幅。

张献

张献(1897--1929),曾名维明,字际高,涟水县大东镇瓦滩村人。民国6年(1917)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农校蚕桑科,毕业后历任涟水县朱桥初等小学、程集第三高等小学教师。民国14年秋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同年在西北大学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15年9月弃学回涟,继续担任第三高小教师,秘密联络国民党员厉竹轩、姜铁卿等人一起开展国民革命宣传活动,发展国民党地下组织。涟水临时县党部成立后,他负责青年、训练两部工作。后北洋军阀孙传芳在北伐军打击下退守两淮,县内土豪劣绅乘机活动,厉竹轩等人被捕入狱。张献于民国16年3月由新浦绕道赴沪,后在苏州任水上警察局组织科干事。6月北伐军抵涟,成立国民党涟水县党部临时筹备委员会,张献回涟任筹备委员。8月北洋军再犯涟城,涟水国民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张献化装出城,到农村继续活动。9月北伐军收复涟水,成立国民党涟水县党部,张献任县党部农工商运动委员会常务委员。时值涟水县内发生“首段案”,北洋军进城时被吓跑了的县长首东甫又回来和在任县长段杰争权夺印,地方秩序大乱。张献率县党部人员及公法团体在党政联席会上慷慨陈词,揭发首、段罪状,迫使二人离涟。
民国16年(1927)10月初,张献与中共淮安地下党支部的陈治平发生联系,不久便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治平等人利用他的关系以国民党左派面目来涟活动,以涟水县党部名义开办党务训练班,以培养国民党干部为名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共产党员。11月,中共涟水县第一个支部——涟水县特别支部成立,张献任书记。他领导党员深入农村,建立农民协会,展开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
民国17年(1928)1月涟水小刀会发起暴动,组织数千人围攻涟水县城。事前,中共涟水特别支部曾派人与小刀会谈判,争取小刀会与农民协会协调行动。事后,谈判事泄露,国民党县党部怀疑张献与小刀会有联系,右翼分子王善之等人把全部责任推到他的身上,他宣布退出共产党。
民国17年(1928)2月,张献离开涟水,前往镇江。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府民运部千事、江苏省总工会执委委员、民训指导科主任等职。民国18年4月因患毒疮病逝,终年32岁。

吴长来

吴长来(1905--1931),宇敦福,涟水县大东镇镇南村人。曾就读于县第三高小,毕业后,即考入江苏省师范学校。民国16年(1927)春,因受北伐战争影响,师范停课。他回到家乡,和小学同学万金培等人组织青年进行革命宣传活动。12月,由万金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7年(1928)春,吴长来转至涟水县立师范学校学习,和万金培、嵇荫根等人成立县师党支部,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奴化教育。9月,师范毕业,担任中共涟水县委委员,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办贫农夜校,组织农民协会。
民国18年(1929)3月,中共涟水县委改组,吴长来担任县委书记。在他领导下,充实了涟水城区区委的领导力量,发动城区工人、学生、教师为保障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同时,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开办了涟东、涟西两个农民骨干训练班,发动农民抗捐抗税,在全县动员群众逼迫国民党当局缉拿无故残杀佃农的恶霸地主王乐山。通过一系列革命斗争,建立了城区、五港、程集3个模范党支部,发展了大量农民党员。
民国19年(1930)5月,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中共涟水县委决定把党团组织与群众组织合并,成立涟水县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准备暴动,由吴长来任总指挥。8月1日,武装暴动在全县各地兴起,吴长来亲自领导金城庵地区暴动群众收枪数十支,组织了70多人的暴动队伍。后来,由于遭到县警备队和各地地主武装的疯狂镇压,暴动失败。8月3日晚,吴长来在施洼召开会议,在返回金城庵的途中,遇到地主金中大的庄联会武装,不幸被捕。第二天被金中大解至涟水看守所,10月被转送江苏省临时军法会审处,关押在镇江看守所。
在关押期间,吴长来积极教育和帮助一起被捕的暴动群众进行合法斗争。他自己在敌人的严刑拷逼利诱下,始终正气凛然,毫不动摇。民国20年(1931)2月11日清晨被杀害,牺牲时年仅26岁。

朱际云

朱际(1867--1931),字少堂,涟水县河网乡潘刘村人,清廪贡生。生于书香门第。父朱同寿,亦名硕言,字雅堂,郡廪生,光绪丙子(1876)科举人,选授清江训导,工诗善书。朱际云从小受家庭熏陶,才思敏捷。历任安东县团董总监、劝学所总董、涟水县视学、参议员、清乡副办、省二届议员、涟水县团防保卫主任、淮涟泗清乡总办、涟水县事务所所长。在地方颇具势力,人呼“二知事”、“二县长”、“朱老太爷”。在办学和剿匪方面有建树。民国16年(1927)秋北伐军二次打下涟水,朱际云被作为“土豪劣绅’’逮捕入狱,继又押送苏州审讯。家人恳请郑寅伯和顾际云(顾祝同叔父)营救,于民国18年被保释回家。回涟后郁闷致疾,自知不久于人世,乃自撰挽联日:“喜文而不善作文糊糊涂涂博得一生清廪贡;恶匪且更能办匪明明白白被诬三载土劣绅。”又刻好墓碑,自题“劫余子之墓”。自作碑联日:“筑黄土堆,留愚子愚孙磕磕头,掉掉泪;竖白石块,备行人猎犬歇歇腿,撒撒尿l”民国20年病逝(或谓吞金自杀),终年65岁。

韩秀三

韩秀三(1880--1933),字子韶,涟水县小李集乡韩庄人。童年就读于舅家,以聪颖好学闻名。攻读15个月即回家自学,兼教私塾。光绪三十四年(1908)进安东乙种师范传习所,一年毕业,成绩名列第一。
宣统二年(1910),韩秀三在家创办韩庄初等小学堂,民国7年(1918)增设高级班,创办韩氏私立高等小学。办学期间,家中草房20间和场地全归学校使用。种田30亩,所收粮食、蔬菜供师生改善伙食。韩秀三作为校长,日夜操劳,除管理校务,还亲自任课,并令家中妇女帮助料理伙食。
韩秀三办学,自求循序渐进,对教学抓紧抓实,对教师礼遇有加,各教师亦乐意刻苦教学,因此,学生学业猛进,升学率高,校誉日增,求学者日众,多次受江苏省教育厅嘉奖。
民国16年(1927)在韩氏私立高等小学创办十周年纪念会上,县教育局奖给匾额一块,教育局长罗会沣在匾上亲笔题词:“稽粤吾涟,偏处海疆,文化濡滞,教育差强,乃有韩校,崛起东方,一粒种子,千丈栋梁……”这是对韩秀三及其学校的鼓励和赞扬。韩秀山在《创办韩氏私立高等小学记》一文中说:“吾涟私人创办学校,不一其人。曾几何时,纷纷停辍。非人之才智,不若予也,实以人尚高华,吾求实际,人皆急进,吾独徐行,是以得年年扩充,以有今日也。十数年来,风雨飘摇,持以恒心,坚以毅力,本校幸运,赖以绵延,此予所嗟堪自持而自慰者也。”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韩秀三全心投入办学,鞠躬尽瘁,以致积劳成疾,至民国17年(1928)秋不满50岁就已步履艰难,县教育局批准他辞去校长职务,另委其子韩儒隽(字逸奇)继任校长。民国22年夏,韩秀三病逝。殡葬时吊客1500余人,挽联300多副。涟水县县长陈同寿挽曰:“举校学子莘莘,热血铸成新事业;半生穷年砣砣,焚膏笃守旧家风。”

潘洪烈

潘洪烈(1908--1935),涟水县余圩乡官庄村人。民国14年(1925)考入涟水县立师范学校。民国16年11月参加陈治平、张际高等人开办的党务训练班,在训练班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2月,中共涟水县委成立,潘洪烈任县委委员。
民国18年(1929),中共涟水县委十分重视农村工作,潘洪烈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抗捐抗税、抗租抗债。10月,他和张永亮等人领导南集朱范庄贫雇农200多人,将地主朱二乱家土地用犁耕成一条条、一块块分给大家耕种。后因反动势力强大,斗争失败。
民国19年(1930)5月,涟水县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成立,潘洪烈任委员。“八·一”暴动时,他和嵇荫根在涟水西区和浅集发动群众借枪收枪,攻打地主武装,后因县警备队和地主武装镇压,暴动失败。
民国20年(1931)后,潘洪烈先后任中共淮盐中心县委、中共淮盐特委、中共淮扬盐特委宣传部长,同时兼任泗阳县委书记。民国22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办理自首手续后充任国民党淮安县特务室主任。但仍与中共淮盐特委保持联系,并暗中为共产党办事。他说自己是假自首,并散布所谓“假自首”理论,说在革命低潮时被捕,掩护党的组织,保存干部,到革命高潮到来时,再起而革命,革命本质不变。说他自首后充当国民党特务是以特反特,以假自首反对真自首。后来,他曾协助淮盐特委除掉叛徒李步雅、杨志发。他还协助涟水地下党在时码一带建立秘密根据地,计划组织苏维埃政府,成立赤卫队。
民国23年(1934)11月,潘洪烈因通共事实被揭发,在涟水二次被捕,关押于江苏省保安处看守所。在狱中,他对自己自首后通共言行供认不讳。次年8月,在镇江北固山被枪杀。他在赴刑场途中,一次又一次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就义时年仅27岁。


张荣生

张荣生(1900--1936),又名张云飞,涟水县唐集乡汤码村人。民国20年(1931)参加革命,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涟水县委书记、中共淮盐特委委员。
民国23年(1934)11月,废黄河下游疏浚工程开工。由于层层贪污,克扣民工工资,监工又随意打骂民工,民工苦不堪言。中共淮盐特委决定发动民工起来斗争。张荣生和中共涟水县委 书记李绍贵等人到工地活动,以卖旱烟、卖烧饼为掩护,秘密串联民工中的党员,建立工地党支部,发动民工罢工。民国24年2月的一天,涟水二区民工要求导淮工程处退换发给他们的霉变千面,遭拒绝。民工即到仓库强行退换,被警备队开枪打死2人,打伤1人。工地党支部即带领民工罢工,要求严惩凶手,抚恤死难民工家属等。民工的正当要求被拒绝,于是当天夜里就放火
烧掉工棚,解散回家。罢工坚持半月,民工在武力催迫下复工。不久,因叛徒出卖,工地党组织 被破坏,张荣生被捕,关押于涟水监狱。民国25年4月25日被毒死于狱中,年仅36岁。

王道明

王道明(1907--1940),原名王以曾,又名王井然,涟水县成集乡道明村人。他曾从土匪手中 缴获一支红铜钢枪,战友们见这支枪性能好,声音响亮,很像他刚直勇猛的个性,都亲切地称为“红铜钢”,于是“红铜钢”就成了他的外号。
王道明8岁入学,13岁考入淮阴绳武高小,毕业后考入绳武初中。18岁初中毕业,因家庭 无力让他继续深造,遂回乡自办叶官庄初级小学。民国17年(1928)3月他与姜铁英、张乃昂分 别在叶官庄小学、成集小学、花庄小学成立了儿童团,联合到集镇上游行,呼口号,散传单,进行土地革命宣传。民国1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涟水西区区委委员。民国19年因积极参与小学教师索薪罢教斗争,被涟水教育局开除教职。不久,他利用社会关系当上了跨河乡乡长,便 以此身份从事共产党各项革命活动。民国23年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后,党内开展错误的反富农路线斗争,他被开除出党。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涟水一批曾与共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早期党员一起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发动群众起来抗日。他设法收集枪支,组织抗日庄联会,镇压了为非作歹的土匪头目“卢花脖子”、姚六等人,为民除了一害。日军侵占涟城后,他经常带领庄联会队员破坏敌人的电话杆,袭扰下乡“扫荡”的日伪军。民国28年3月18日夜,他率领庄联会,联络四乡武装民兵300余人,围攻下乡“扫荡”、夜宿陈师庵的日军小队,击毙了日军的小队长。6月,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在成集成立,王道明率领庄联会队员多人,从伪区长朱德川及其他地主家中强借步枪二、三十支,加入八团,初任四连连长,后升任四营营长,并重新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是年夏的一天深夜,他带领一班短枪队,奇袭涟城北门外的日伪炮楼,俘虏一小队伪军,缴获长短枪20多支。同年秋,他奉命拔除二塘据点,带领30多人潜入敌据点附近,利用敌人下炮楼吃午饭之机。奇袭敌人,打死打伤伪军6人,缴获部分武器弹药,而自己无一伤亡。
民国29年(1940)2月7日(除夕)夜,涟城日伪军300多人,沿涟(水)古(寨)路向西北方. 向突袭“扫荡”。八团决定在洪码附近布下口袋阵,打击“扫荡”回归的敌人,并派王道明率部到公路南侧的小马庄,担负最先冲击敌人和撤退时阻击敌人的任务。2月9日晨,王道明带领四连进入阵地。下午一时许,敌人进入伏击圈,王道明大喊一声:“打!”霎时,枪声、手榴弹爆炸声震天响,敌军人仰马翻,乱作一团。敌人遭受突然打击后,拼死挣扎,其后续部队迅速分两路向八团侧面迂回,企图对八团反包围。八团主力立即按原计划在打退敌人几次反扑后,迅速转移。王道明为掩护大部队撤离战场,指挥四连在小马庄一线不断发起强攻,牵制敌人,因而被敌包围。敌人用重炮狂轰滥炸,小马庄顿时墙倒屋塌,火光冲天。王道明带领战士顽强战斗,身上着了火,跳进水缸灭火后继续战斗,子弹打光了,找来草钩、铁叉继续与敌人拼搏。下午4时,敌人冲进小马庄。四连战士大多牺牲,王道明也身负重伤。他果断地让剩下的两名战士分散突围,自己则强忍伤痛,爬到庄西南一座坟包后面,继续战斗,最后壮烈牺牲。后来,涟水县民主政府将他家所在的乡村命名为“道明乡”、“道明村”。

朱启杰

朱启杰(1912--1940),女,又名朱启哲、朱比莎,涟水县成集乡朱南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排行第七,人称七姑娘。曾就读于县立女子小学、淮阴师范学校、金陵女大附中高中班、省立树强中学。“七七事变”后弃学回乡,随兄启宇、启勋参加涟水抗日同盟会,后又加入涟水民众抗日独立营、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等抗日武装的文艺宣传队。民国28年(1939)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启杰长得眉清目秀,性格活泼开朗,读书时就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参加革命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文艺战士,随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唱抗日歌,演抗日戏,宣讲抗日道理,深受群众欢迎。她和胞兄启宇,堂兄启勋为支持抗日,不惜变卖田房家产。敌人几次烧毁他们家的房屋,也没能动摇他们抗日的决心。在他们影响下,家乡的青年人纷纷参加共产党、八路军,从事革命工作,使朱南荡一带成为淮海区坚固的抗日根据地。
民国28年(1939)10月,朱启杰被派往皖东北党校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在泗县(今江苏泗洪县)担任妇救会领导工作。次年5月她率领政治工作队到泗县陈集乡袁圩建立基层政权,开展减租减息工作。袁圩的恶霸地主袁林十分反动而狡猾,当面点头哈腰,暗地却投靠日军,群众都不敢向他斗争。朱启杰掌握这一情况后,便和工作队员分头深入苦大仇深的贫雇农家庭,激发他们的阶级仇恨,同时利用贫雇农积极分子,宣传抗日救亡、减租减息等革命道理,袁圩的群众斗争情绪迅速高涨。袁林恨得咬牙切齿,暗地向日军告了密。5月28日中午,日军突然包围了袁圩。这时朱启杰正和工作队员在屋内开会,当她指挥突围时,已经来不及了。朱启杰等被俘以后,遭到敌人严刑拷打,始终未向敌人吐露一个字。敌人将几个男队员带出,只留下朱启杰和另外一个女队员,拿来纸笔对她们说:“这样吧,你们写个自首书,保证今后不干共产党的事,就放了你们,怎么样?”朱启杰却挥笔写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j打倒汉奸卖国贼I中国共产党万岁j”敌人用刀剁掉她的手指,她仍骂不绝口。后被敌杀害,年仅28岁。

罗鸿慈

罗鸿慈(1870--1940),字竹岑,涟水县东胡集乡人,清贡生。曾自学西洋科学,通代数、几何。早年以教馆为生,后曾任江苏省立第九中学语文、历史教员十余年。他既有文名,又长书法,在当地民众中有一定声誉。民国15年(1926)曾受聘于北伐军第九军主管文书工作,后不习惯行伍生活,告老回乡。民国29年3月侵占涟城的日军将他虏入县城,迫令他担任伪县长。他不为敌用,且怒斥日伪鱼肉同胞乡民,招致敌恨,被关入狱。民国29年11月2日绝食死于狱中。
当时江苏省国民政府特抚恤三千元,予以公葬褒扬。《中央日报》于民国30年6月19日以《涟水耆绅罗鸿慈殉难,大义凛然,拒任伪县长》为题对此事作了报导。

殷如杭 潘景澜

殷如杭(1916--1941),涟水县南禄乡方圩村人。因经济窘迫,十三岁才上小学,后考入盐城一所中学。“八·一三”事变后,学校解散,他回到家乡,不久到殷圩小学任教。民国28年(1939)3月涟城沦陷后,他辞去教员职务,加入涟、灌、沭、阜四县游击指挥部政治大队涟水中队,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夏末被选送到“苏北抗战公学”培训,在培训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结业后,被派往殷圩、方圩、黄圩、四大门一带建立党组织。民国29年9月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被调到县政府警卫连任指导员。10月,中共涟水县委为打开四区抗战局面,令他担任四区区委书记(公开职务为四区民运团长)。
潘景澜(1917--1941),字筱迥,涟水县方渡乡三里村人。民国27年(1938)在省立第九中学毕业后考入四川大学。时值民族危机严重,他毅然弃学回家,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8年3月涟城失陷后,他在家乡组织了四、五十人的自卫队。6月,率部参入涟、灌、沭、阜四县游击指挥部政治大队涟水中队,任中队副。12月,八路军苏皖纵队南进支队第三梯队成立,潘先后任九团五连副连长、连长。民国2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第三梯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国民党涟水四区区长金东华趁机写信给潘景澜,威胁利诱他脱离革命队伍。潘在复信中痛斥金东华等人破坏抗战,企图消灭人民武装力量的罪恶行径,同时表示“永远跟着共产党,抗战到底。至于家庭,悉听尊便,即使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10月,国民党县政府被摧毁后,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派潘景澜担任四区区长。
殷如杭、潘景澜到四区后,紧紧依靠群众,抓紧乡政权的建设,组织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领导群众发展生产,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加强对旧区队的教育改造。旧区队原是顽固派金东华一手扶植起来的,金逃走后,被四区抗日民主政府接管。为了改造这支队伍,殷、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他们的不轨行为加以限制。但区队中王士珍、徐庆同等反动骨干贼心不死,阴谋发动叛乱。
民国30年(1941)1月26日上午(农历除夕),殷如杭带着上级的紧急指示赶回,连中饭都未来得及吃,就到区署去找潘景澜传达上级指示,研究粉碎可能发生的反革命叛乱方案。正在这时,王士珍、徐庆同乘区队在四大门开会之机,提早进行反革命叛乱,他们采取突然袭击手段,逮捕了区队副丁卜、指导员朱雷夏、文化教员王庚如等人,又派人包围了区政府,逮捕了殷如杭、潘景澜。当日夜间在后营坟场,除丁h挣断绳索逃脱外,殷如杭、潘景澜、朱雷夏、王庚如四人均遭杀害。
殷、潘等四人牺牲后,被县抗日民主政府追认为烈士。

朱洪滨

朱洪滨(1920--1941),原名朱宾,字谓川,涟水县岔庙乡洪滨村人。10岁开始读小学,17岁考入省立扬州中学。抗战爆发后,他弃学回家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41938)春参加涟水抗日同盟会。以后他随抗盟宣传队,经常深入农村,利用集会演讲、文艺演出、散传单、贴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鼓动工作。
民国28年(1939)3月日军侵占涟城后,朱洪滨参加了林士钧等组织的涟水民众抗日独立营,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成立,他担任该团二营教导员。其 时,部队生活困难重重,他常常主动到亲友家去为部队筹款借粮,安排食宿。还常将部队拉到家里,发动全家人为指战员们洗补衣服。他教育哥哥朱洪涛脱离了国民党,投身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使全家成为光荣的抗日之家。
朱洪滨对敌斗争立场坚定,勇敢机智。民国28年(1939)秋,地方恶霸、土匪头子苏贡田常带匪徒四出骚扰,欺压百姓。朱洪滨便率部攻击土匪窝巢,活捉了苏贡田,将其镇压。民国29年2月,部队驻沭阳钱集一带休整,被国民党军王光夏部包围。这时朱洪滨与一部分战士被围在一个庄上,十分危急。他听说该庄地主家有门土炮,便去借,地主不肯。他一气之下,将地主撂倒,用菜刀敲打地主后脑,吓得地主魂飞魄散,乖乖地交出土大炮。于是,他用土炮将敌轰散,安全突出重围。3、4月间,敌人以两个旅的主力、七个县的反动地方武装四处搜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九团。这时,朱洪滨的姑父、国民党县党部执委胡仁民接二连三带信给朱家:“如果再不把朱洪滨找回自首,将要全家抄斩,灭门九族。”朱洪滨得知后非常愤怒,叫家人和亲友不要受骗上当,并叫家人转告胡仁民;“如果再继续作恶,逮到决不留情。”
民国29年(1940)秋,朱洪滨所在的八团上升为八路军115师教导旅十五团。民国30年春,部队决定赴宿迁、泗阳休整。I临出发前,决定对朱集、新渡一线的敌人进行一次清剿。3月27日,清剿阵势全面展开。朱洪滨与钱潜营长率部围剿住在祁老庄上的徐宗宪匪部。该庄内有炮楼,围有深沟,敌人占据有利地势,部队几次强攻未克。这时朱洪滨等人被敌火力压在几座坟后面。为了抢占前面圩沟,以接近炮楼,他带头冲出,不幸腿部中弹。钱潜立即组织火力掩护,连长陆正学也冲了上去,不幸半途牺牲。后面一个战士冲到面前,定要背他下火线。为避免更大伤亡,他严辞拒绝说。“不要管我,快隐蔽战斗J”边说边摘下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和怀表交给这个战士,又拿出一支钢笔,。带回去交给我的家人,留给我刚出世的儿子,作个纪念吧l,,说完便继续投入战斗,不幸又连中数弹,壮烈牺牲。
朱洪滨牺牲后,部队派林秀古到他家乡召开追悼会,立碑纪念。民国30年(1941)7月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将其家乡命名为“洪滨乡”,1955年3月县政府又拨款将烈士的陵园修整一新。

冯汝南

冯汝南(1913--1942),涟水县东胡集乡邱岭村人。出身于地主家庭,家境殷实,有自卫枪支。他青少年时就喜欢玩枪,日久便练就一手好枪法。
民国28年(1939)日军侵占涟水后,敌我双方都看中了冯汝南。日伪方面拉拢他说:“你为我们出把力,要做什么官就给你什么官。”他回答说:“不去,我是中国人!”共产党方面涟水、滨海一带的领导人薛华甫、王伯谦等人经常来往于他家,也经常教育争取他为抗日救国出力,他表示:“你们放心,我坚决为共产党服务,与日本鬼子斗到底.”
冯汝南的家乡东胡集处于盐阜区西北边缘。敌我之间斗争尖锐复杂,日伪军经常前去骚扰“蚕食”,奸淫烧杀,无所不为。民国30年(1 941)春,薛华甫县长带领冯汝南等人驻东胡集乡张圩一带。一天早晨,大东镇的伪军过来抢劫,一边点火烧房,一边追赶跑反群众。一名伪军夺去一个妇女的包袱后又去抹银镯,正巧被薛华甫等人赶来后看见,薛对身旁的冯汝南说:“汝南,把那个家伙撂倒!冯端起枪略一瞄准,扳机一扣,那伪军应声倒地。敌人冲上来抢了尸体就往回跑,边跑边喊:“这一枪不是旁人打的,一定是冯汝南,非跟他算帐不可.”
民国30年(1941)夏,有一次薛华甫因扩军扩枪住在冯汝南家。涟水伪军闻讯赶来袭击。知道情况后,冯汝南立即将几十支枪藏入柴捆和猪汪里,并让薛撤走。霎时,敌人已直逼冯家大门口,喊道:“冯汝南,把薛华甫交出来,与你无关,不然就对你不起!”冯手持驳壳枪,打开铁栅栏,指着伪军说:“薛华甫不在这里,不信就进来找,但不准你们乱动,谁动一下枪,就打死谁。说打你左眼,不会打到你右眼.”敌人真的没一个敢摸自己的枪,见薛果真不在,便不声不响地撤走了。
民国31年(1942)4月1日拂晓,日军从阜宁经佃湖、羊旗杆奔袭至东胡集乡小埝村一带,杀人放火。冯不明情况,以为仍是少数伪军下来骚扰,便把村上的“红会”集中起来迎击。冯带领“红会”占领了一条交通沟,但“红会”只有长矛、大刀,唯他一人有枪。他伏在沟坡上,借着火光一连打倒几个敌人。敌人组织火力还击,见对方只有一杆枪,便用机枪专门封锁。冯偶见一个敌人骑在马上指手划脚,便伸枪将其击毙。敌人又集合一个排兵力向冯冲过来,冯扔出两颗手榴弹,炸得敌人噢噢乱叫。敌人正面受挫,便又从两侧迂回包抄,并派出一名射手,抄到冯背后一座坟包后。当冯再度探身射击时,不幸被敌击中后脑,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
民国31年(1942)6月11日,中共涟东县委在邱岭村为冯汝南等烈士召开追悼会。翌年盐阜专署在阜宁芦蒲建抗日烈士纪念塔,冯汝南的英名被刻进纪念碑。

向鸿干

向鸿干(1891--1942),字佐亭,涟水县红窑乡向庄人。童年从父读私塾。民国8年(1919)考入百禄沟小学五年级。毕业后于民国11年在自家宅基地上兴建校舍六问,办起了“私立向庄初级小学”。经三年努力,被批准为县办小学,向鸿干任校长。
向鸿干为把学校办好,多次自费到外地学校参观学习。他曾三次去南京晓庄师范,对陶行知先生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思想、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非常钦佩,对“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表示衷心赞成和拥护。他在向庄小学忠实地贯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积极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需要,进一步扩太自己的知识面,他参加浙江省奉化县道生农林函授班学习,并把从函授班学来的农、林、牧、副知识传授给学生,用函授班寄来的各种植物种子、苗木在学校示范种植,把向庄小学办成既是传授知识的文化教学场所,又是小小的农林试验场地。
民国17年(1928)江苏省教育厅小教督学王德博来向庄视察后说:“你们的校门对联‘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省教育厅授予向庄小学“江苏省农村模范小学”称号,并寄赠一副对联给向鸿干,联曰:“启发农林桑麻兼课,主持乡校桃李初华。”
民国30年(1941)向庄小学被敌摧毁。抗日民主政府委任向鸿干为卧佛乡乡长兼乡中队长。他毅然投笔从戎,组织和领导地方武装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民国31年夏,在卧佛寺圩南阻击战中,不幸牺牲。
向鸿干牺牲后,岔庙区公所在他生前艰苦奋斗半辈子的向庄小学院内建亭立碑,以志纪念。

朱启勋

朱启勋(1909--1942),涟水县成集乡朱南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自幼学文习武,民国18年(1929)考入涟水中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翌年夏入黄渡乡村师范,刚半年又被开除回家。民国19年8月参加了中共淮盐地下党领导的“八一”暴动。在淮盐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转入低潮后,他没有退缩,仍在家乡成集一带抗暴打匪,保护群众利益,受到家乡群众的拥戴。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启勋联络一批进步青年到处奔走呼号,宣传抗日。民国27年春,与堂弟启宇、堂妹启杰、侄鼎枢等人一起参加涟水县抗日同盟会。为发展抗盟力量,他们发起组织 “抗日兄弟团”,以拜把子形式,先后联络八、九十人,发誓同心抗日。又组织附近青年,先后成立 基于队、先锋自卫队等民众抗日武装。由于他们的努力,以朱南荡为中心的涟、淮交界地区,威为当时淮、涟、泗群众抗日运动最活跃地区,后来还成了淮、涟、泗地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被稿 众称为“小延安”。
民国28年(1939)3月,朱启勋、朱启宇率20余人加入涟水县民众抗日独立营。6月,参力加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朱启勋任二营营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着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来往于朱南荡这个联络中心的革命人士更是川流不息。朱启勋家每天要接待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朱启勋和朱启宇除千方百计供给粮饷外,还出卖土地,为游击队购买枪支弹药。为此,敌人对朱南荡进行多次扫荡、袭扰,朱启勋家三次被抄、被烧。
民国29年(1940)秋八团上升为主力后,朱启勋任独立五旅三团二营营长。此后,他即经常率领部队转战于泗、沭、宿一带。他带兵有方,枪法好,勇敢善战,智勇双全,所以屡战屡胜,声威远播。民国31年6月,二营接受了拔除日军设在宿迁陆集的中心据点任务。他用政治攻心、夜战、偷袭等战术,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仅十多天时间就顺利地扫除了陆集外围据点,并生俘罪大恶极的惯匪孙小麻子。这时,敌人龟缩到中心据点内固守待援。该据点工事坚固,碉堡群立,势平坦,易守难攻。因久攻不下,部队便在陆集街布防待命。第二天,大批宿迁援敌猛扑过来,一下子冲到陆集街头。面对猝不及防的危急形势,朱启勋果断地对警卫排发出命令:“冲出去!”说完,他拔出盒子枪,带头冲出,一枪撂倒了封锁街道的敌机枪手。就在这时,朱启勋右腹中弹,他本能地用右手捂住伤口,用左手继续射击,连又击毙数人,吓得尾追之敌不敢逼近。他随即指挥警卫排火速突围。当他忍着剧痛翻过一道墙头时,由于伤口大,用力猛,肠子流了出来。他捂着已经流出的肚肠,以惊人的毅力指挥警卫排且战且退。鲜血渐渐染红了他的下半身。当撤离战场约二里远时,他终于倒在血泊中,战友们赶忙抬着他向后方医院转移。途中,不幸牺牲,时
年33岁。
朱启勋牺牲后,经医生检查,身中九弹,流出的肚肠多处破裂。他盘肠大战的英雄事迹,传遍了整个淮海大地。民国31年(1942)10月10日,独立旅三团、淮海行署、涟水县政府及成集区署联合在朱南荡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淮海区政府主席李一氓致悼词。
涟水人民为了纪念朱启勋和他的堂妹朱启杰烈士,建兄妹烈士碑于成集烈士公墓中,并把小洋河改名为“杰勋河”,把他们的家乡改名为“杰勋村”。

江梦楼

江梦楼(1884~1943),原名江凤文,以字行世,涟水县梁岔乡郑庄人。早年就读于南京法政大学,后因病辍学。曾担任小学校长和涟水县教育局督学。不久,他萌生实业救国思想,便弃教去清江开办工厂,先办玻璃厂,后办纺织厂,均亏损倒闭,便转而从商,于清江浦官元巷首开设江北旅社。后来他又在东门外石码头新建一座旅社,名叫城东别墅,与城内江北旅社一体成为清江大旅社之一,颇有名气。
江梦楼经商之余,还热心地方教育事业。他鼎力资助创办成志中学,并担任该校校董,经常入该校,关心该校的教学和发展。
民国28年(1939)2月淮阴城沦陷,城东别墅被日军占据。不久,日军头目指定江梦楼出来担任清江“维持会长”,他坚不应允。日酋恼羞成怒,将他扣押起来,想以武力迫其就范,但他宁死不就。此时有个姓郑的士绅愿出来“维持”,便向日本人说情,才将他保出。他出来后随即抛弃家业,逃离清江,返回涟水。
江梦楼回涟后,拥护抗日民主政府,积极支持抗日武装,捐粮献枪,还腾出几间房子给县农会办公。民国31年(1942)被聘为淮海区参议员。民国32年2月,他在日军的一次大“扫荡”中受到日军枪击,不幸逝世。

顾祝贤 宋瑞兰

顾祝贤(1915--1943),涟水县黄营乡祝贤村前顾墩人,农民,家境贫寒,全家连屋基在内还不足四亩地,父亲以替“六陈行”推运粮食谋生。顾祝贤从十岁起,就帮父亲拉车子孙,二十岁时接过父亲的车自己推。民国28年(1939)日军侵占涟城后,经常下乡“扫荡”,“六陈行”闭歇,顾祝贤一家生活十分困难。民国30年春涟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顾祝贤十分振奋,成为抗日积极分子,缴公粮、挖交通沟、“坚壁清野”,样样工作走在前头。
民国32年(1943)12月25日夜,新四军决定拔除李圩敌伪据点,村干部派顾祝贤为部队带路。顾祝贤将部队带到李圩,部队首长对他说:“你已完成任务,现在可以回去了。”他说:“我虽把你们带到这里,可仗还未打。等打起来,我还可以送送子弹,驮驮伤兵。”就这样,他自愿留下参加战斗,不幸牺牲。第二天,部队派代表送来一面奖旗、一千斤米,对顾祝贤的牺牲表示沉痛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涟东县政府为纪念顾祝贤,将烈士生前所在的冯庄村改名为“祝贤村”。
宋瑞兰(1917--1947),顾祝贤妻子。丈夫被日军打死,她万分悲痛。痛定思痛,要报仇。她找到村指导员傅文龙,要求参加抗日工作。傅答应了她的要求,开始让她参加村行政委员会工作,后来见她工作积极,有能力,让她担任村妇救会长。
自从宋瑞兰担任妇救会长后,祝贤村妇女工作大有起色,常常获得全区第一,多次受到区委会、区公所的表扬、奖励。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宋瑞兰带领妇女斗地主,分田地,地主恶霸恨透了她。
抗战胜利后,部分地主恶霸分子跑到国统区,组成“还乡团”,帮助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民国35年(1946)12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涟城后,“还乡团”率军到黄营一带大肆抢掠。为打击敌人反动气焰,民主政府以牙还牙,组织群众把表现最坏的“还乡团”成员顾以六家的房子拆毁,并把“还乡团”成员家属带去训话。宋瑞兰也找几个“还乡团”的老婆谈话,这种面对面的斗争,使“还乡团”急欲除去她。民国36年10月13日,“还乡团”伙同县保安团又到黄营突击,包围了前顾墩,抓捕了宋瑞兰。她面对敌人,毫无惧色,又踢又骂,敌人将她当场枪杀·时年仅30岁·

郑宾

郑宾(1882--1943),字寅伯,涟水县岔庙乡郑庄人。自幼苦读“四书五经”,安身立命于“孔孟之道”。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秋进学,由清政府以官费派往日本留学。三十四年(1908)七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师范本科物理化学科。回国后,历任淮安中学校长、江苏省第六师范教员、涟水甲种师范校长、涟水县教育局长、涟水县公款公产管理处主任等职。
郑宾一生热心家乡教育事业。他任省六师教员时,月薪高达百元。涟水县聘他回来任甲师校长,月薪只有50元,但他毫不犹豫,毅然归来。任教育局长期间,主动将自家宅基划出三亩,建校舍10余间,办起郑庄小学。创办初期,经费均由他自家负担,后班级增多,也仅向政府报领一个班级经费。他长期潜心于教育工作,从不追求高官厚禄。
郑宾一生清正廉洁,为人正直。工作勤勤恳恳,从不马虎一点,世人称他“板爹”。民国26年 (1937)8月江苏省教育厅训令表彰他“服务努力,成绩显著”,“酌予增俸,以彰劳绩,而励未来”,但他拒绝接受增俸,宁愿过清贫生活。一次,他到妻侄吴同兴的学校视察,恰逢吴外出未归。当探明吴外出系赌钱时,他当即宣布撤掉吴的校长职务。吴的母亲多次替儿子讲情,他都不予理睬,气得吴母到处埋怨。郑宾长女枢坤,次女枢强,皆受高等教育,以他在政界、教界的同窗故旧关系,毕业后找工作是没有困难的。但他常常告诫两个女儿:“你们毕业后要自寻职业,不要找我的关系谋求工作。”枢坤复旦大学毕业后因无门路,只好闲居上海,未能就业。枢强北平师大毕业后,是省教育厅第四科科长薛翘东主动介绍她至徐州女师任教,工作才有着落。
郑宾同情革命,支持革命。民国21年(1932)革命青年朱一苇在南京被捕,关押在南京江东门军人监狱。郑宾得知消息后,立即写信给顾祝同,派侄儿郑枢俊到南京、江西找顾交涉。经二年奔波,终于在民国23年冬将已判刑15年的朱一苇保释出狱。
民国27年(1938),郑宾因高血压病离职,后瘫痪在床。民国32年逝世。

陆亚东

陆亚东(1915—1944),原名陆玉仑,涟水县河网乡军田村陆庄人。少年时在王集小学读书,刻苦好学,成绩优异。毕业前夕,家庭遭土匪绑票,使他恨透了土匪。后听到国民党二十五路军在淮阴招收学生参加训练班的消息,便前往报考,被录取。毕业后分到部队当文书,不久因看不惯国民党部队的不良行为,便偷跑回家。
“七.七”事变后,陆亚东参加涟水县抗日同盟会。民国27年(1938)春,他参加抗盟领导的流动宣传队,四出讲演抗日救国道理,教唱抗日歌曲。秋,涟水抗盟被国民党当局勒令解散。王.伯谦等人在流动宣传队基础上成立了涟水民众抗日救国会。该会创办《消息报》,陆亚东和王雨洛承担了编辑、刻写、油印任务。12月,陆亚东和朱慕萍二人受原抗盟领导人派遣,到邳县铁佛寺寻找党组织,要求共产党派干部来涟水领导抗日救亡工作。他们避开日军、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关卡,冒着生命危险,于翌年2月lo日将中共苏皖特委选派的张芳九、高兴泰、戴曦三人安全带到朱慕萍家中。从此,涟水抗日救亡运动有了共产党的领导。
民国28年(1939)6月,陆亚东调任苗荡“抗战公学”教员,主讲“游击战”等军事课,并负责行政和生活管理。秋,由中共淮属中心县委直接发展入党。冬,参加八路军苏皖纵队南进支队第三梯队,担任八团参谋。
民国31年(1942)底,陆亚东受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朱一苇派遣,担任涟水敌工站站长。经常一人一枪深入敌区,搜集情报,宣传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分化瓦解敌军。他把工作重点放在盘踞时码的伪保安第二大队(当时是涟水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内部,做了许多艰苦工作,和该部不少中下层官兵建立了秘密联系,获得大量情报,多次给该部以沉重打击。后他的活动被该部匪首王培坤察觉,王指派心腹徐国章、王春年、程开然、花水田四人诱捕他。民国33年4月10日晚,他被徐、王、程、花四匪假意投诚所蒙蔽,被绑架带走,当夜遭秘密杀害,尸体被抛入盐河。牺牲时年仅29岁。 ,

朱 前

朱前(1916—1944),原名朱贯义,涟水县余圩乡朱前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8岁丧母,遂一边读书,一边帮父亲种田,承担了部分家庭生活重担。严酷的现实磨炼出他不畏强暴、勇毅敢为的倔强性格。当地有个土豪劣绅朱宗鲁,是国民党乡长,不少人对他敢怒不敢言。而朱前十几岁时就敢于当面揭发其敲诈穷人、乱摊公差的丑行,并与其对吵对骂。民国28年 (1939)3月日军侵占涟城后,朱前积极投身抗日斗争。民国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后历任村农救会长、分支副书记、区队副、乡指导员等职。
民国30年(1941),中共涟水县委调他到农训班学习,学习后被分配到梁岔乡工作。民国31年10月调任盐西区岔庙乡指导员。不久又被调到离大汉奸王培坤盘踞的时码据点最近的光华乡任指导员。
光华乡当时是伪化区。朱前一到那里,就发动群众摧毁了伪乡、保政权,组建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政权和联防队。为对付敌人,在全乡范围内搞破(破路)、拆(拆砖墙、庙宇)、打(打狗)等活动,把交通沟弓直挖到日伪炮楼跟前。王培坤十分忌恨,多次派遣武装匪特突袭光华乡,企图捕杀乡村干部,均未得逞。
民国33年(1944)6月16日夜,朱前在颜老庄颜孔芳家召开乡村干部会议,研究夏收及动员参军等工作。散会后,朱前和乡长华月荣,中队长马桂仁等十多人就地分散休息。叛徒钱继成向王培坤告了密。王培坤立即率伪军百余人,带着机枪、六O炮包围了颜老庄。拂晓时分,敌人向颜孔芳家发起突袭。住在隔壁颜孔龙家的朱前本可以撤走,但他想到住在颜孔芳家干部的安全,便随即向敌人开枪,接着以翻墙撤退的动作把敌人吸引过来。他边打边退,不慎跌进深塘,不幸为敌所俘。花月荣、马桂仁及群众百余人同时被敌人抓走。
在审讯室,王培坤一见怒目相对的朱前,便冲上去一把抓住他的头发,飞脚向他一阵猛踢,直踢至脚软腿酸才开始审讯。朱前厉声痛斥王培坤出卖灵魂、出卖祖国、认贼作父、当汉奸做走的滔天罪行。王培坤恼羞成怒,遂把各种毒刑加在朱前身上:用皮鞭抽,用板凳砸,用烙铁烙……,妄想叫朱前屈服。朱前一次次昏过去,但每次醒过来,仍坚贞不屈,斥骂不止。6月18日凌晨,朱前被押赴刑场。他高声痛骂王培坤,接着连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万万岁!’’敌人赶忙用绳子勒紧他的脖子,用刀戳他,他还是怒目圆睁。刽子手抬出铡刀,铡去了他的双臂、下肢,最后又将他的脖颈放到血淋淋的铡刀下……
朱前牺牲了,尸体被敌人抛入盐河,时年28岁。华月荣、马桂仁等人亦同时遇难。中共涟水县委在朱前牺牲后的百日,于他的家乡召开了追悼会,树立了纪念碑。不久,盐西区委处决了内奸钱继成。建国初,将烈士的家乡古桥乡改名为“朱前乡”。1958年县淮剧团将烈士生平斗争事迹编成剧本《不屈的朱前》,在城乡宣传演出。 ’

张胜武

张胜武(1917—1945),原名张慕曹,涟水县朱码乡文俊村人。民国24年(1935)小学毕业后,考入淮阴农校。民国26年因学校停办而失学。回家后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民国27年夏参加涟水抗日同盟会流动宣传队。秋,由林士钧介绍,与王国干等人到铁佛寺邳县工作团学习月余,又由邳县工作团介绍到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随营干校学习,年底结业回涟水,加入涟水民众抗日救国会。民国28年3月中旬,加入涟水民众抗日独立营。不久,又加入涟水抗日义勇队。
当时涟水城北门镇地痞流氓邵小喜认贼作父,为虎作伥,成为日军帮凶。抗日义勇队多次警告无效,便派张胜武、朱慕萍、王兆贞等七人伺机干掉他。民国28年(1939)4月下旬,张胜武等人混在赶集的人群中进镇,见邵小喜正在集上转悠,便贴近他的身旁。张胜武迅速扭住他的手臂,缴了他的枪,当众宣布他的罪状。朱慕萍读完了事先准备好的判决书,立即处决了他。枪声一响,市面大乱。张胜武等人随炸集的群众安全撤离。此一除奸速决行动,打击了汉奸们的反动气焰。至今,涟水城乡还传颂着当年七勇士大闹北门镇的事迹。
民国28年(1939)6月,张胜武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特务连连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春,他奉命率特务连到余庄、王集一带打击土匪。这里的斗争形势很复杂,南边有张汉武叛匪常来骚扰,北边要对付王培坤伪军的抢劫和伪化活动,西边要对付陈师庵伪军和王凝之股匪,而涟城之敌也常常来“扫荡”,想挤走他们。6月的一天上午,涟城日伪军北渡盐河,向王集方向“扫荡”。离王集一里许,突然折向西行,直扑特务连驻地余庄。张胜武即派一个班顺八尺沟前往王大殿阻击敌人,然后指挥战士们沿土圩子构筑工事,准备战斗。半小时后,担任阻击任务的一个班分两个战斗组相互掩护撤回余庄。敌人遭阻击后,举棋不定,直到午后一时许才向余庄发起进攻。特务连在张胜武指挥下,凭借工事固守,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冲锋。激战至下午四点,敌人不敢在乡间恋战,仓忙窜回涟水城。此战打死日伪军多人,而特务连无一伤
亡,士气大振,便经常主动突袭张汉武叛匪。经半年多较量,终将张匪击溃。
民国30年(1941)秋,张胜武被调回涟水县大队。不久,县大队改为警卫团,他任副团长,后升为团长。民国34年冬;就在涟水人民庆祝抗日斗争胜利的时候,他却因抗日日夜奔波而积劳成疾。经军分区医院抢治无效,不幸逝世。
张胜武逝世后,淮海军分区、淮海专署批准他为烈士。涟水县民主政府将他的家乡命名为“胜武乡”、“胜武村”。


谷志超

谷志超(1909—1947),涟水县五港乡五港村人,小学文化。民国17年(1928)参加农民协会,民国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五港村党支部书记、中共涟水东区区委委员。民国21年4月任中共涟水县委委员、县委组织部部长。民国23年春荒,他和张德玉、夏如爱在五港、黄码、钦工一带领导群众向地主徐慎富强行借粮,对全县借粮斗争起很大推动作用。民国24年春他和中共淮盐特委委员张云飞、中共涟水县委书记李绍贵等人在导淮工地发动民工罢工,和国民党政府鱼肉民工、滥杀无辜的行为作斗争。淮盐地下党组织被破坏后,他只身前往上海找党,因未接上关系而脱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谷志超回涟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7年(1938)1月加入涟水抗日同盟会。民国30年春,新四军和中共涟东县委在五港设立秘密交通站,任命谷志超为站长。该站对外以维持港南乡地方治安为名,成立“港南自卫队”,实际上以此为旗号,担负部队往返、物资交流、文件传递等武装护送任务。谷志超带领全站人员,积极完成各项护送、传递任务。他们把盐阜区的棉花、大米、布匹、药材等物资运到淮海区,又把淮海区的生猪、油料及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黄麻等运到盐阜区。他们还护送新四军和党政机关的干部、战士安全穿过封锁线,经他们护送过境的有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德国来中国支援抗日的罗生特大夫等。
民国34年(1945)9月,五港交通站被编入新四军三师兵站,随军北上。谷志超因两腿负过伤,不能行军打仗,留在地方工作。民国36年春被国民党“还乡团”抓走,不久在灌南老堆头遭杀害。涟东县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

王力先

王力先(1917—1947),原名王达理,涟水县黄营乡六堡人。曾教过私塾。民国29年(1940)8月,经万金培、王岫华介绍,到沭阳参加了八路军。临行时作诗一首赠给妻子;“投笔从戎去出征,为民为国求生存。翁姑年老儿年幼,奉训全凭君一人。”同年11月在部队随营干校学习时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秋,由部队转淮安地方工作,历任中共淮安县委文书、秘书、机关党支部书记及苏嘴、马甸、石塘区委书记、涧南地区工委委员等职。
王力先非常重视学习。他随身挎包里总装着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著作及其他先进报刊,每到一处就挤时间阅读。他善于运用舞台形象来宣传共产党的路线方针,经常编写剧本,自导自演,同宣传队一道上街头、串村庄,运用演讲、歌舞、戏剧等形式把宣传搞得有声有色。他生活朴素,作风踏实,平易近人,毫无“官气”。在担任马甸区委书记时,曾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来自群众休忘本,深入基层莫做官”的誓言,并当作座右铭,时常用来约束自己。他关心其他工作人员,关心农民群众,重视培养青年干部。在战场上,他又把对人民的爱化着对敌人的恨,每次战斗,总是身先士卒,英勇果断,敢打敢冲。
民国36年(1947)春,淮安境内国民党正规军与县保安队、“还乡团”密切配合,多次发动 “清乡”、“扫荡”。这时,王力先接到家信,得知妻子病重,要他立即回家一趟,战友们也劝他回去安排一下。他说:“我很想回去,但全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我怎么放心丢下!还是等形势好转后再说吧。”他只写一封信寄回安慰妻子,立即组织干部与区队沿运河切断敌人的电话线,破坏公路,埋设地雷,投入反“扫荡”斗争。3月6日晚,他与区长率区队150人,突袭敌郝兴庄据点。胜利后即带领机枪排及部分干部转移到成湾住宿。翌日凌晨,敌人以一个团的兵力包围了成湾。王力先率部与十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战士们先后牺牲。王力先在最后危急关头,仍用驳壳枪击毙两个敌人。后子弹打光,不幸负伤被俘。敌人将他拖到河边一棵树下,用刺刀将他杀害。
王力先牺牲后,中共淮安县委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并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号召全县党员学习他的献身精神。后将塘河老虎闸以烈士的名字改为“力先闸”。

王秉同

王秉同(1921—1947),涟水县牌坊乡秉同村人。出身子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6年(1937)高小毕业,民国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联防队主任、大队长、教导员、县委委员等职。
民国28年(1939)3月日军侵占涟城后,涟水爱国青年纷纷投身抗日。王秉同请姨父张怀金介绍,进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地方工作训练班学习。民国29年9月涟水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他被派到一区联防队工作。当时,一区日伪活动猖獗。为迅速打开局面,他决心寻找突破口,狠狠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民国30年春,他决定伺机打击涟水城东二塘据点里的伪军。一天,这伙伪军又下乡抢劫,王秉同立即在大王庄部署伏击,打死伪军2人,活捉6人,获枪5支。此战灭了敌人威风,长了人民志气,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高涨起来。王秉同抓住战机,组织群众发展抗日力量,在顺安集、徐集、大顺集一带反“伪化”、反“蚕食”。他经常深入敌占区,搜集情报,分化瓦解敌人,捉拿汉奸,为民除害。并经常率领联防队袭击日军尾队。他作战勇敢,被涟东干群誉为“孤胆英雄”。
民国36年(1947)11月初,国民党军队某部主力驻茭菱一带,严圩“还乡团”活动猖獗,常到许官营一带骚扰。上级指示要寻找战机,主动出击,打击敌人的气焰。11月8日下午,王秉同召开了区委会,传达了上级指示,布置联防队第二天凌晨赶赴严杨邹庄听命,然后就和县民兵支队部政工股长张驰到大徐庄、李大楼、许官营一带侦察敌情,夜里住在严杨邹庄严士伦家。11月9日凌晨,大雾迷朦。在门外放哨的严士伦发现南边不远处有一团人影晃动,立即进屋告诉王秉同。王秉同拔出盒枪,冲出大门,伏在严家东南角大坟包上观察。这时,敌人渐近,王秉同大声问:“前面是什么人?”“还乡团”里有个叫纪立玉的说:“我是孙兆玉(孙是联防队指导员,恰巧和纪立玉声音、身材都差不多),你是什么人?”由于雾大看不清,又加上事先已布置联防队前来听命,王秉同就误认为是联防队,便回答说:“我是王秉同。”敌人一听是王秉同,立即包抄过来,向他开枪。王秉同发现上当,即奋勇还击,边打边撤。撤至庄西头小河边时,又遭到从徐集出来的“还乡团”的拦截。他右腿中弹,无法行走,就坐在地上还击敌人。敌人集中火力向他射击,他多处负伤。子弹将尽时,他举枪自尽未果,不幸被捕。敌人将他带到庄东头的石碾旁,劝他投降,遭到他的严词斥责。后来,他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就义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1”
王秉同牺牲后,中共涟东县委、县政府将他工作过的第一区命名为“秉同区”。公社化后,烈士家乡的大队称“秉同大队”,现为“秉同村”。


张 驰

张驰(1926—1947),涟水县徐集乡张罗村人。自小读书,民国30年(1941)春进盐城抗大学习,翌年秋被分配到新四军某部任营青年干事,年底被调回地方工作,任顺集乡指导员。民国32年2月调任涟东县县大队连指导员。民国35年任县民兵支队部政工股长、民兵教导队参谋。
民国36年(1947)11月9日凌晨,张驰和王秉同在徐集南严杨邹庄遇上了出来作恶的“还乡团”。当时雾大,王秉同误将敌人当作前来听命的联防队。等到敌人逼近开枪,撤退已不可能。王秉同被迫开枪还击,边打边撤。张驰本可以撤离,但他为了掩护王秉同撤退,便以房屋、围墙、草堆等作掩护向敌人射击。王秉同负伤被俘后,敌人包围了严杨邹庄。张驰寡不敌众,眼看子弹将尽,他一个箭步钻进严士伦家猪圈,迅速将手枪和文件揣在猪臊泥里。这时敌人围住猪圈,喊道:“张驰,把手枪交出来,否则这儿就是你的坟墓。”张驰冷笑道:“哼!和你们共事,还需带枪?”敌人将他从猪圈拖出,当场剥光衣服,毒打一顿,并将他带至庄东头石碾旁,要他亲眼看着凶手用铡刀铡掉王秉同头颅。当时张驰悲痛欲绝地喊道:“你们杀吧!杀了王秉同,自有后来人。你们的头迟早也会搬家的1”敌人暴跳如雷,把王秉同的头用绳子穿起来套在张驰的脖子上,押往涟城。经过顺安集时,张驰昂首挺胸,毫无惧色。敌人更加气恼,就用铁丝穿刺他的两腿。他强忍剧痛,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张驰被关进涟水监狱。敌人劝他“自首”,他说:“要头有一颗,要命有一条,要我叛变革命,难!”敌人对他用尽酷刑,折磨了一月零四天,始终没有捞到什么,便向他下了毒手。他牺牲时,年仅21岁。

蒋师愈 徐庆烈

蒋师愈(1897—1947),字伯韩,涟水县蒋庵乡蒋西庄人,童年就读于前清秀才查星白门下,后考入省立淮安第九中学,毕业后又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美专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淮安九中、安徽泗中、江苏宜中,教声卓著。民国21年(1932)辞外地教职返涟城创办涟水职业学校。职校举办三届,分别为藤竹科、化工科、普通科,学校蒸蒸日上,成绩斐然。民国28年涟城沦陷,学校解体,人员疏散,蒋师愈闷居在家。民国29年淮海区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金明、李一氓先后访问蒋家,待蒋以“三顾”之礼,蒋热血沸腾,奋袂而起,遂投身于人民革命之中。民国30年出任淮海行署文教处长,继而出任参议长。
徐庆烈(1907—1949),字季刚,涟水县前进乡马圩人。民国16年(1927)毕业于涟水县立师范学校,先后出任陈家港、洪桥、方渡、鱼滂等小学校长。民国28年底参加八路军苏纵南支第八团,民国29年任该部成集兵站副主任。民国32年春改任官荡区副区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调任淮阴县督学。旋奉命于老张集西北张大庄创办淮海二中,担任校长。
民国33年(1944)淮海二中迁至新桥镇东大雄庵,蒋师愈被派往二中与徐庆烈同任校长。蒋、徐二人团结办校,学校越办越好。民国34年秋日军投降,新四军进攻淮阴城内拒降伪军潘干臣部,蒋、徐二人率领师生冒着炮火赴前线劳军。克敌后迅即入城接收伪淮阴中学。淮中刚入正轨,又奉命让与苏北工专,蒋、徐再率旧部至淮阴渔沟镇建校。民国35年冬,国民党军队侵犯两淮,蒋、徐二人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郑重宣布:“共产党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我们到哪里,就带你们到哪里1”遂率师生随军北撤。
北撤途中,蒋、徐二人鼓励师生树立必胜信心,待机打回老家,消灭敌人。蒋师愈在渡渤海 前,将有孕的大白驴送与当地群众饲养,并相约;“待我返回时,母驴赠与养者,幼驴我带南下。”其革命必胜信心由此可见。谁知至通化,因辗转艰辛,气候不适,竟致一病不起。民国36年(1947)12月18日病故于通化。
徐庆烈在北撤途中担任华野七纵卫生部主任秘书。民国36年(1947)奉命返苏北,担任涟水中学校长。民国38年2月病逝。

朱士林

朱士林(1921—1948),涟水县朱码乡陶码村人。民国28年(1939)8月进八路军苏纵南支八团随营干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朱士林在八团随营干校学习后,便参加了八路军,历任青年干事、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等职。抗日战争中,他率部转战于涟、沭、淮、宿一带,为开辟和保卫苏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9军116师346团政治委员。民国37年(1948)9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中,346团担任主攻仪勋县城的任务。为速战速决,朱士林和团长各带一个尖刀班,冒着枪林弹雨攻上城顶,亲手把第一面红旗插上城楼,只用20分钟就胜利完成了攻城任务,获前敌指挥部传令嘉奖。后来在围长春、打四平、攻锦州等战斗中,346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为全军的主力团。在辽沈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朱士林不幸在一次沈阳外围争夺战中牺牲,年仅27岁。

朱慕萍

朱慕萍(1912—1949),涟水县前进乡人。民国21年(1932)3月在响水中学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夏,组织遭国民党破坏,环境恶化,他便弃学,瞒着家庭,只身前往上海,找到共产党地下组织,被编入沪东区共青团街道支部,不久转为中共党员。
民国22年(1933)2月,朱慕萍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作为共产党嫌疑犯逮捕入狱。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他始终坚贞不屈。出狱后,经过共产党组织的考查,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任中共上海市沪东区委干事、秘书等职。同年12月,他第二次被捕,入狱时化名张洪生。在审讯中,他装着不懂上海话,不识字,并假造口供蒙骗敌人。在多次刑讯得不到真实口供的情况下,龙华警备司令部军法处按嫌疑犯判他15个月徒刑,被解送苏州反省院。民国24年(1935)8月,朱慕萍再次获释。此时,上海地下党组织已遭到严重破坏,他便回到家乡办起小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慕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1938)1月,他参与组织涟水县抗日同盟会。12月,受抗盟负责人陈书同、李干成派遣,他和陆亚东到邳县铁佛寺,要求中共苏皖特委派人来淮、涟地区开辟工作。翌年2月,特委派张芳九、高兴泰、戴曦随他来到涟水。从此,淮、涟地区的抗日斗争有了共产党的直接领导。
民国28年(1939)3月日军侵占涟城后,朱慕萍积极参与组建民众抗日武装,并和张胜武、王国干等人组成短枪突击队,多次突袭汉奸、土匪,打击投降派的势力。同年6月,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成立,他任八团三营营长。后又曾任八路军教导五旅参谋、涟水县游击大队长,民国30年经中共淮海区委组织部批准,他重新加入共产党。民国31年5月起任涟水独立团副团长,为打破敌伪封锁,维护淮海、盐阜间的交通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民国31年(1942)冬,朱慕萍调任涟水县麻垛区区长,领导麻垛区人民开展反“伪化”,反“蚕食”斗争。斗争刚取得初步胜利,又被调到斗争更艰苦更残酷的盐西区任区长兼区大队长。该区紧靠时码,当时,时码驻有伪军一个大队,日军一个小队,伪军大队长王培坤经常带领日伪军下乡烧杀抢掠,群众深受其害。为了打开该区抗战局面,朱慕萍经常带领干部深入敌占区了解敌情,开展宣传工作,并发动敌伪家属到时码据点做分化瓦解工作。时码据点里的机枪手、炊事员和伪乡公所自卫队中的很多人被争取过来,成为抗日民主政府的耳目,敌人常常被动挨打。
民国34年(1945)12月,朱慕萍调任灌云县独立团团长。他率部拿下东辛据点,开辟了东辛解放区。民国35年9月,独立团上升为淮海一支队,他担任一支队参谋长。在解放军主力北撤后的险恶环境中,坚持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他亲自指挥小伊山、马车沟、陡沟、大伊山等歼灭战,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周法乾、徐继泰、蒲开喜等几股顽匪,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民国37年4月,他又调回灌云县,任独立团团长兼县长。在解放连云港的战役中,他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指挥独立团和部分区中队,歼敌大半个旅。
不久,独立团再次升为主力,编为第三野战军二七O团,朱慕萍任团长,民国38年(1949)3月,他奉命率部参加渡江战役。部队到达安徽和县江边后,未及休息,就接受了攻占西凉山的任务。战斗打响后,他赶到担任主攻作战的三营阵地亲自指挥。此刻,他已连续几天几夜没有休息,警卫员再三催他休息,他才在战壕沟里躺一躺。不料,敌人打过来的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不幸壮烈牺牲。
1950年,中共华东区委决定恢复他民国30年(1941)重新入党前的党籍,党龄从民国21年3月参加共青团时起连续计算。

徐冠苏

徐冠苏(1915—1949),涟水县徐集乡徐集街人。早年曾加入共青团。民国19年(1930)8月参加涟水“八一”暴动,失败后被捕,后被保释回家,曾任小学教师。民国28年日军侵占涟城后,他受抗日民主政府保卫部的派遣,打入日伪组织,搞情报工作,后来逐渐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在反特战线上作出卓越贡献。
民国34年(1945)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了抢夺人民胜利果实,一面调兵遣将,疯狂进犯解放区,一面派遣特务,渗入各革命根据地进行破坏活动。在苏北解放区,国民党中统特务活动尤为猖獗。中共盐阜区委社会部为有效展开反特斗争,决定组织力量深入敌人内部侦察。经社会部侦察科推荐,徐冠苏被派遣打入江苏省中统特务领导机关——江苏省调统室。
徐冠苏接受任务后,化名苏三,通过同乡、同学、当时在江苏省调统室担任重要职务的陈亚山(化名亚子)介绍,进入统调室担任行动组副组长。民国35年(1946)初秋,江苏省调统室派遣他潜入苏北解放区发展特务组织,他利用这个机会向中共盐阜区委汇报敌情,并揭发出一个潜伏在共产党内部的中统特情人员。
民国35年(1946)底,徐冠苏“升任”江苏省调统室淮阴地区特情专员。他利用这个职务,经常以到各县特务机关视察、布置和检查工作为名,收集敌情。当时,江苏省调统室在淮阴成立一个检训团,训练和发展特务分子,作为淮阴、淮安、宝应、涟水等县中统特务的骨干力量。这时,徐冠苏以特情专员身份深入检训团,和团长交上了“朋友”,并和专管密码本的机要员成了“知己”,经常在一起喝酒玩乐,终于巧妙地取得密码本,用密写药水抄下密码,转给中共盐阜区委,给敌特组织一个致命的打击。
民国36年(1947)春节,徐冠苏利用外出检查特情的机会,从淮阴秘密到达设在淮安县龚营的交通联络站,向中共盐阜区委社会部侦察科长江华汇报了敌方军事行动、兵力部署以及革命阵营内部自首投敌人员的名单,其中重要情况是淮阴区某县一个区队为敌收买,准备春节后集体叛变投敌。江华立即向中共淮阴区委通报了情况,避免了损失。
民国36年(1947)秋,徐冠苏遵照中共盐阜区委的指示,在南京中统本部成功地策动陈亚山反正。陈亚山把自己所知道的国民党在南京等地区应变计划,包括中统布置潜伏的名单及代号、联络暗号等统统交给了徐冠苏,成为一名受共产党控制的反特人员。
民国37年(1948)7月,中共华中工委社会部派唐坚华夫妇以商人身份前往江阴要塞建立地下党组织,并准备待机起义,迎接解放军渡江。行至泰州,被中统特务扣留,押送省调统室。徐冠苏参与了这一案件的处理。他猜度到这对夫妇可能是共产党的重要情报人员,便很快通过交通员将情报送达中共华中工委。华中工委要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唐坚华夫妇转达党组织对他们的关怀,要他们顶住刑讯,坚守党的机密。徐冠苏冒着生命危险,向唐坚华夫妇转达了党的重要指示。唐夫妇跟党组织联系上后,心情极为振奋,斗争非常坚决,最后以无“通敌”证据获释,完成了策动江阴要塞起义的任务。
民国37年(1948)底,徐冠苏在未经请示汇报的情况下,即对中统敌特专员肖琪进行策反,结果失败被捕,关押在南京中统本部看守所。他一口咬定这是一起陷害案,中统当局无证据裁定,便将案子搁置起来。民国38年初,中统机关挟持徐冠苏撤退至宁波,在逃窜台湾前,将徐冠苏杀害。
全国解放后,政府曾派人去宁波寻找徐冠苏遗骸,始终没得到下落。

薛剑强

薛剑强(1921—1951),涟水县方渡乡人。自幼聪明好学,有强烈的上进心。民国26年(1937)考入江苏省立石湖乡师。同年冬,因抗战局势紧张、学校解散而失学。回家后,积极投身抗日斗争。民国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涟水县县大队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团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师参谋长等职。
民国33年(1944)4月,薛剑强率部参加了著名的高杨战役。当时,他带领的连队任务是打援。战斗进行到第四天,新安镇、丁头庄等据点出动600余人,企图增援高沟被围之敌。上午十一时许,这股敌人在高沟北荀庄、吴二圩一带遭到薛剑强部和友军的伏击。敌军以密集的炮火向阻击阵地猛攻,形势万分危急,阵地有被突破的危险。这时,薛剑强果断地下达命令,向敌人的左翼出击。他端起上好刺刀的步枪,带领全连战士冲入敌阵,白刃交接,把敌人堵了回去。这一仗,击毙伪军300余人,保证了高沟攻坚战的胜利。
民国33年(1944)夏的一天,薛剑强接到新四军三师的电令:“奔袭时码据点,以配合盐阜军分区的一次军事行动。”他认真研究敌情,制订出引蛇出洞的作战方案。天刚黑,他就带领队伍长途奔袭,于拂晓前进入阵地。战斗打响后,日伪军被小股队伍诱出据点,薛剑强带领部队突然迎头冲杀上去,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累累,狼狈窜回据点,不敢妄动。
1950年,薛剑强奉命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师参谋长。1951年1月,在突破临津江战役的釜谷里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以他年轻的生命染红了中朝友谊的花朵,牺牲时年仅30岁。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了纪念他的不朽功勋,将釜谷里山改名为“剑强岭”。

刘老好

刘老好(1895—1953),原名刘耀俊,涟水县东胡集乡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小时读几年私塾,长大后一向种田。他为人厚道,乐于助人,人们称他“老好”,反而把他原名忘了。民国33年(1944)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换工组长、换工队长、农联主任、区农会长、生产推进社主任等职。
民国32年(1943)春,涟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全县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刘老好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六户贫苦农民,成立全县第一个换工组,进行集体生产。他被选为组长,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换工组人多地少,他就组织富余人员出外打工。没有耕牛,就组织人力耕种。缺少肥料,就集资买猪集体饲养造肥。换工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干劲大,做事快,样样农活都干·在全村前面,发挥了组织起来、集体致富的优越性,为全县贫苦农民做出了榜样。民国34年1月在盐阜区生产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刘老好被选为劳动英雄,曹荻秋主任亲手奖给他一头黑犍牛。.
民国34年(1945)2月,刘老好扩大换工组,将全庄29户农民全部组织起来,成立换工队。他们的互助合作越搞越火红,不仅农田生产搞得好,而且纺纱织布、拥军优屑、支前、动员参军等各项工作都干得出色。刘老好一个人就动员47人参军,受到县、区领导和部队领导的表扬。1950年元月,刘老好出席华东区第一次农业展览会,上了“农业劳动英雄榜”。3月7日,泗阳县劳动英雄陈维芳在《苏北日报》登挑战书,要和刘老好搞互助合作比赛。老好当即召开生产组会议,登报应战。1952年刘老好正忙着筹办农业合作社,不幸染发肝炎病,后转为肝硬化腹水。1953年3月2日逝世。

朱月山

朱月山(1893—1953),涟水县红窑乡梁锅甑村人。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民国15年(1926),在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师范毕业后,即回涟水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共产党地下活动,组织农民协会,斗争土豪劣绅。民国17年1月涟水小刀会在农村发动暴动,并组织数千人围攻涟水城。事前,中共涟水特别支部派朱月山以人民代表名义和小刀会首领王志祥谈判,争取小刀会和农民协会协调行动,进而争取对小刀会的领导权。他做了很多说服工作,虽未取得小刀会的一致合作,但也争得了小刀会对农民协会的同情和支持。
. 民国19年(1930)涟水“八·一”暴动失败后,朱月山赴上海继续从事共产党地下工作,曾几次被捕入狱。民国25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答应释放政治犯,他被释放出狱,赴革命圣地延安,任陕北公学校长。民国27年又被派遣到上海搞地下工作。民国28年调任中共淮海区委委员、交通处处长。后曾调任中共涟水县盐西区工委书记。民国34年出任苏皖边区政府交通厅厅长。民国35年调任华中总兵站政委。民国38年调济南铁路局工作,1951年调任国家铁道部政治处主任。1953年因肝癌逝于北京,遗体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朱秉清

朱秉清(1901—1955),女,涟水县前进乡朱后圩人。民国27年(1938)参加革命,民国3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书记、马圩乡妇救会主任、同兴区妇救会副主任、主任、淮海区参议员等职。
朱秉清童年丧母,寄居在姑母家。成年时和乔圩乔来元结婚,仅数年,乔病故,两个孩子相继夭折。她很痛苦,但很坚强,勇敢地去接近一些进步青年,阅读进步书籍。“七·七”事变后,她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县妇女抗日动员委员会的张鸿志住到她家,从此,来往于她家的革命志士日渐增多。她家成了地下革命活动的联络点,革命志士吃住的落脚点,革命活动的后勤供应处。
为支持抗日,支持革命,朱秉清倾尽家产。民国27年(1938)5月,陆亚东等人在她家办《消息报》,一切经费都是她家承担的。南来北往的革命人士到她家,她总是热情接待。有的干部将家属安排住在她家,有些女干部生孩子寄居他家,有些身体不好的干部到她家休养,她都亲如0000手足,悉心照顾,帮助他们办医药、洗衣服。有的干部外出公干缺少路费,她总要设法帮助解决。
朱秉清投身革命后,主动承担通讯联络工作,并积极宣传抗日,做好妇女工作。民国27年(1938),她在家乡组织了涟水县第一个青年妇女“读书会”,组织妇女学习革命理论,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民国30年春,她自筹资金,买了几辆木制纺车,动员本乡十多名妇女参加纺纱训练,办起了“涟西实业社”,成为当时涟水县开展妇女纺纱运动的典范。后来为了广泛开展纺纱运动,她将“涟西实业社”无代价地交给了抗日民主政府。
建国后,她到了苏南,被分配在某粮食局工作,后调到无锡市苏南财政处仓库工作。1955年4月8日因积劳成疾而病故,被批准为革命烈士,遗体安葬在无锡市烈士陵园。

李揖颜

李揖颜(1895—1959),原名根馨,涟水县大东镇鱼荡村人。幼随父读私塾,民国3年(1914)考取江苏省第六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创建鲤鱼荡初级小学,民国13年该校被批准为县立初小,他被正式委为该校校长。
民国28年(1939)3月日军侵占涟城后,县内学校大多停办,李揖颜把自家住房腾出,以私塾形式把学生集中起来上课。民国29年,在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他很快就把鲤鱼荡小学恢复起来。此后,他一边搞教学,一边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他经常带领学生参加支前、拥军优属等活动,积极配合民主政府做好各项中心工作。
建国后,李揖颜已年过半百,且身患胃病,但他始终坚持带病工作。他自制若干模型、标本、挂图等教具,力求上好每一堂课。他既是鲤小校长,又是学区教研组长,经常亲自执教,组织全区性示范教学活动,为提高全区教师教学水平作出很大贡献。因办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区、县政府的表扬。1954年被选为涟水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出席了江苏省中、初等学校优秀教师代表会议。
由于长期操劳,李揖颜胃病越来越重,1958年被迫退休治疗,次年病逝。

薛华甫

薛华甫(1908—1968),原名佩玮,涟水县大东镇人,出身于地主家庭。民国19年(1930)毕业于江苏省立南通中学。民国26年10月任涟水县二区区长。他到任后,整顿风纪,连续撤掉两个贪污腐化、争权夺利的乡长,引起国民党县党部一些人的不满。刚干4个月,便愤然辞职回家。
就在薛华甫报国无门的时候,李干成、万金培、陈书同等人在涟水各地积极宣传抗日,并成立涟水县抗日同盟会。薛华甫毅然参加这个民众抗日团体,并当选为理事会理事。民国28年(1939)初,为便于开展抗日工作,经组织同意,让他出任涟水县国民政府七区区长。3月1日,日军奔袭涟城,国民党县常备大队和县政府一枪未发,弃城逃窜,县城陷于敌手。薛华甫义愤填膺,即与万金培、陈书同组建涟水常备独立中队,兼任中队长,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斗争,不断袭扰下乡“扫荡”的日伪军。同年冬,薛华甫毅然脱离国民党,率部与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合并,组建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三梯队,任副梯队长兼第九团团长。
民国29年(1940)3月,第三梯队在沭阳钱集一带遭王光夏常备旅包围,突围后回到涟水西部。敌人尾追兜剿,悬赏捉拿薛华甫,还到处搜捕共产党干部战士及其家属,实行联户联保,逼迫群众检举揭发。一时形势险恶,部队活动十分困难。面对严峻的白色恐怖,薛华甫处之泰然。他和梯队长吴觉、政委万众一等人一起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将部队化整为零。他亲自带领一部分人到涟东下营一带边缘区活动,镇压一批与人民为敌的特务分子和乡、保长,鼓舞了群众的士气。同年9月,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薛华甫担任县长、县保安大队长。国民党顽固派恨之入骨,派汤铁飞率领特务队烧毁他家的四合院。他没有被吓倒,仍然站在抗日反顽斗争第一线。10月,他率部配合八路军某部主力击溃驻扎佃湖、专搞反共磨擦的国民党反动军队,
捣毁了从涟城逃亡到这里的国民党涟水县政府。
民国30年(1941)3月,薛华甫调任盐阜区民政处长。民国32年1月任涟东县民兵总队队长,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月中旬,日伪军对盐阜区进行大“扫荡”,在涟东推行“伪化”。薛华甫动员和领导全县民兵坚持原地斗争,率县总队袭扰敌人,镇压汉奸,反对“伪化”。在不到两个月的反“扫荡”斗争中,涟东县县总队和广大民兵与敌作战69次,打死打伤日伪军300多人。民国33年春调任盐阜军分区民兵司令员,民国35年11月再次出任涟东县民兵总队队长,民国36年11月调任盐阜五分区民兵支队长,次年1月调赴合德华中党校学习。
1950年8月,薛华甫担任国营东辛农场副场长,以后一直扎根农场,踏实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被错误批斗,1968年5月23日含冤去世。1978年11月,江苏省农垦局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陈书同

陈书同(1909—1969),字一通,涟水县大东镇陈大庄人。民国17年(1928)秋,进涟水县立初级中学读书,经同学吴长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涟城区工作委员会委员。在中学党支部领导下,陈书同等人带领学生赶走了反动教员王善之。民国18年2月,陈书同因领导学潮被开除。离校后任中共涟水县委政治交通员。8月,改名陈朽进盐城淮美中学读书,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不久任中共盐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当时,他领导学生罢课两个月,学校被迫封闭,便转入职业中学就读。民国19年春又转入盐城时民中学,因领导学生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被学校勒令退学回家。
陈书同回涟水后,任中共程集区区委委员,参与领导了涟水“八·一”暴动及大程集暴动。暴动失败后,调任淮安城区区委书记。民国20年(1931)春调任共青团淮阴县委书记。秋,调任中共涟水西区区委书记、县委巡视员、东北区区委书记等职,民国21年夏调任中共泗阳县委书记。民国23年春被调涟灌边境工作,因处境恶劣,以响水盐滩小学炊事员身份作掩护。秋,调任中共沭阳县委书记,靠卖洋袜维持生活,并借以掩护。民国24年3月,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活动非常困难,他受中共淮盐特委派遣去上海寻找江苏省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书同返回涟水。民国27年(1938)1月和李干成、万金培等人在灰墩小学组织成立了涟水抗日同盟会。2月,被选为苏北抗日同盟总会理事,3月,受苏北抗盟的派遣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请求派干部到苏北领导抗日运动。当时董必武接见了他。因武汉干部很缺乏,而八路军已到山东,董必武指示他可以主动和山东党组织联系,并要求他回苏北后抓紧组织民众,抗战到底。8月,陈书同去山东,在邳县铁佛寺遇到中共苏皖特委负责人张芳九,受张的派遣到腾玉荣大队任大队副,不久又被派到邳县义勇军独立营任教导员。11月,张芳九派他回苏北发展抗日武装。民国28年2月中共苏皖特委派张芳九等人来淮涟开展工作,陈书同重新加入共产党。3月日寇侵占涟城,陈书同和薛华甫等人成立涟水县常备独立中队,任中队副。6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支八团副团长。12月,任八路军苏皖纵队南支第三梯队八团团长。民国29年8月八路军主力来涟,八团上升为主力,陈任作战参谋。民国31年1月调任涟水县民兵总队长,不久兼任独立团团长。民国32年9月到华中党校学习,参加整风,经华中工委决定恢复了他民国28年以前的党籍。民国33年7月任淮阴县县长兼警卫团团长。民国34年5月至36年12月,先后任中共淮阴县委副书记、书记等职。民国37年1月调任中共苏北第六行政区委委员、城工部长和社会部长。民国38年调任盐城行署专员。1952年6月任中共盐城地委书记。1954年秋任中共江苏省委经委副主任、计委副主任。1955年9月任中共江苏省委财政贸易工作部部长。1956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63年因脑瘤住进北京协和医院手术治疗。1964年返宁抱病工作。1966年赴广州参加春季广交会后脑瘤复发,进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二次手术,不久便双目失明,全身瘫痪。1969年6月在协和医院逝世。
陈书同在北京住院期间,正值“文革”大批斗时期,曾被“造反派”勒令回南京接受批斗,被
戴上“叛徒”、“特务”的帽子。直到1978年才被平反,恢复名誉.

戴占元

戴占元(1911—1969),涟水县杨口乡戴洼村人。民国7年(1918)开始在家乡私塾和孙湾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在孙湾小学代课,不久回戴洼创办小学。民国29年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即参加革命,民国30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9月至35年冬任小学校长、区文教股长等职。民国36年6月至建国后1951年9月任涟水中学(今涟西北校前
身)生活指导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52年春任涟西初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1954年10月至1969年任涟水县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并于1955年冬被选为中共涟水县委委员。他在涟中任校长期间,重视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关心学生生活。他以校为家,克勤克俭。亲自参加辟操场、筑跑道、铺路、砌围墙、修饰花园、挖鱼池、堆垒土山、绿化校园等工作。因对工作积极负责,办学认真,成绩显著,1959年10月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60年6月,涟中被评为江苏省社会主义教育先进单位。
戴占元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1969年底病逝,1978年秋在他家乡杨口中学为他开了追悼会。

朱启宇

朱启宇(1913—1973),涟水县成集乡朱南荡人。出身于富裕家庭,家有土地千亩。7岁读小学,13岁考入涟水县立中学。在涟中,他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被学校当局作为赤化分子开除回家。16岁时考进淮安中学读高中,又因参加学生运动,高二尚未读完就被校方开除。民国22年(1933)借同学朱赞高的高中毕业文凭考进山东青岛大学中文系(入学时就改名朱赞高)。
“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他在学校积极参加抗日运动。“七七事变”后,朱启宇和堂兄朱启勋等人以拜把兄弟的形式组织抗日兄弟团。民国27年1月参与组织涟水县抗日同盟会,被选为理事,2月任苏北抗日同盟总会理事。10月,抗盟被国民党当局勒令解散后,朱启宇又和王伯谦等人发起成立涟水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国民党政府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赶走了打击抗日群众的成集乡乡长朱鼎立,发动82人联名告倒贪污腐化的二区区长朱佐黄。民国28年3月日军侵占涟水城后,朱启宇和堂兄朱启勋、叔父朱献璧姜康成等人组织二、三十人枪保卫家乡,3月底,加入涟水县民众抗日独立营。6月,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在成集成立后,朱启宇由淮 海三地委书记万众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团作战参谋。他将家中防匪的枪支弹药拿出支援部队,并先后卖地、当地二百余亩,购买枪械供给部队。他家也成了革命人士的联络中心。
民国29年春日伪军三次抄毁他家,还张榜悬赏一千元大洋通缉他。
民国29年(1940)9月,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朱启宇担任第二区区长。民国30年?月的一个晚上,朱启宇带领民兵30多人在朱南荡打退了几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包围,取得了朱南荡保卫战的胜利。之后,朱启宇调任高沟区区长。民国32年调任成集区区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淮海专署民政科科长、淮海银行六分行秘书,宿北县政府秘书、宿迁县委秘书、合肥市政府主任秘书、安庆专署文教科长等职。1950年秋,朱启宇被派到安徽凤阳创办农林学校,担任校长。他带领师生,白手起家,用一年多时间,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所设备较齐全的农校,1952年该校被评为全国十所重点农校之一。1958年后被调离,接受“政治审查”达6年之久,1964年12月调任屯溪茶校校长。“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批斗。1973年7月含冤去世。1976
年得到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王志祥

王志祥(1901—1975),又名王战平,字耀南,涟水县梁岔乡下荡村人。出身于小地主家庭。曾就读于淮阴农校。民国12年(1923)加入小刀会,后被选为小刀会会长。他性格刚强,为人豪.爽,好打不平,能诗文,在小刀会颇有威望。他带领小刀会打击土匪,为民除害,并与贪官污吏作对,深受农民欢迎和支持。
民国17年(1928)元月8日,王志祥和小刀会开化师朱温等组织涟、沭、宿等地部分小刀会会员数千人围攻涟水城,提出“打进涟城不完粮,杀死县长刘天祥”的口号。打了三天,结果失败。许多小刀会会员被杀,朱温也在城东被捕遇害。涟水县国民政府悬赏2000钢洋通缉王志祥,地方土匪左世军用煤油烧毁了他家房子。王志祥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宿迁、睢宁等地会友家躲避。不久,他又到淮阴西坝开始秘密活动,重新组织力量。到民国18年,涟水小刀会又发展起来,声势很大。他计划于这年10月10日再次攻打涟城。10月5日因机密泄露,开化师许秉刚被捕,攻城计划没有实现。王志祥无法在涟水藏身,只好再次流落他乡。他先后隐避于淮阴、淮安、宝应、扬州等地,做点小生意糊口,时间达十一年之久。
民国29年(1940)9月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长薛华甫先后安排王志祥在麻垛黄庄织布厂和茂公肥皂厂负责生产工作。在此期间,他衷心拥护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在减租减息运动中,他主动献地40多亩。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除留下生活用地外,将其余的土地全部交给农会处理。他还积极支持弟弟王志廉参加革命。
民国35年(1946)12月,国民党军队侵占涟城。因时间仓促,王志祥没有来得及随厂一起转移,与厂失去联系。于是他又流亡扬州、无锡等地,直到涟水解放后才回来。
王志祥回乡后,一直在家务农。1973年患食道癌,1975年6月逝世。
顾牧丁

顾牧丁(1916—1976),原名顾祝漪,笔名牧丁、朱实、穆汀、顾曼鸥、顾石帆。出生于涟水县南禄乡徐圩村一个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石湖乡村简易师范,一年后因父丧即回家务农。民国26年(1937)夏任县办《新涟报》副刊校对。上海“八·一三”事变后,与赵永刚、吕浦克、史成章等自发组织抗日宣传团,拟去江南宣传募捐抗日,刚到淮阴即被国民党政府禁止,自行解散,随江南难民流亡四川。
顾牧丁自小聪慧好学,才思敏捷。在石湖乡师读书时就写了不少新旧诗和散文在报刊发表。民国27年(1938)夏,在四川梓童一个流亡中学里结识了贺敬之、程云平、李方立等人,在一起读书、写诗、办壁报,常有诗歌在成都《华西日报》、《笔阵》上发表。《笔阵》主编萧军给他很多鼓励,又介绍他认识了何其芳、周文、刘盛亚等人。他虚心向名家讨教,受益匪浅。
民国29年(1940)夏,经白堤介绍任成都《新中国日报》副刊校对,同时任《新民报旷海星诗页”栏目编辑。10’月,任中华全国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研究员,负责《笔阵》校对,并成立“诗星诗社”,主编《诗星》诗刊。
民国30年(1941)春,经杨白苹介绍到大中中学任国文教员,翌年改任成都西北中学国文教员。教书期间,继续主编《诗星》诗刊,并任成都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此时他在大后方报刊上发表大量诗作,并在谢冰莹主编的《黄河文艺》上发表《我是怎样写诗的》,和张天授共同编辑不定期文艺集刊,选印《莽原活页文选》供各中学教学使用,编《海星诗丛》,选编出版贺敬之等人的进步诗篇。
民国31年(1942)秋至35年秋先后任四川省立成都女师教员、铭贤学院副教授兼出版组组长、铭贤中学、阴唐中学教员、温江女师教务主任、成都女子职业学校图书科教员。民国35年12月经戴汤文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6年至38年5月,先后任上海江苏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兼出版组组长、校务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解放后改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后入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1950年冬任中央戏剧学院讲师。1952年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工会组织部长。1954年夏入北京大学文学理论进修班进修。1957年秋,任郑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郑州市文联副主席、郑州市政协委员。1976年8月28日晨因脑溢血病逝于郑州大学,终年60岁。 ,
顾牧丁遗有诗集《寒云集》、《未穗集》、《荻华集》,重要论著有《目录学引论》、《书史学》、《文艺学引论》及《文心雕龙选注》。 · .

张洪贵

张洪贵(1905—1976),涟水县南集乡桃园庄人,出身地主家庭。其父一生经商,赚钱较丰,除购置百余亩地产外,还留下不少资金。张洪贵读过十多年私塾,后来开过木场、槽坊、油坊,还外出做生意。抗日战争时期,他以自己殷实的家资,招待抗日军政人员的食宿,成为涟水东乡颇具影响的开明士绅。他家成为当时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有名的“抗日大饭店”。
“七·七”事变后,涟水人民组织涟水抗日同盟会及抗日武装,张洪贵积极支持妹妹洪志离开家乡参加抗日队伍。他自己则以做生意为名,把当地土产晶运往外地,偷偷换回棉纱、细布、药品及枪械等军用物资,支援抗日武装。民国29年(1940)春的一天夜晚,张洪贵给游击队送子弹不在家,国民党军队三十三师以一个营的兵力包围他家,抢走他家所有粮食、衣物,并抓走他的老婆、儿子和老父亲。敌人将张洪贵的亲人们带至淮安苏嘴,严刑拷打,要他们招认张洪贵兄妹是共产党员。他们宁死不招。敌人无法,只得将他们交给淮安地方政府处理。后来,张洪贵通过关系,花了很多钱,才把他们赎回。是年8月,八路军主力来涟,张洪贵主动送大儿子张翼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沿贯通涟水县南北的盐河建立了封锁线,企图隔断涟东与涟西、淮海与盐阜间的往来。两地抗日军政人员白天无法通过封锁线,必须预先同封锁线上的共产党地下交通站联系好,晚上才能过河。而张洪贵家距日军盘据的涟水城、淮安城、阜宁城都较远,空隙较大,环境安全,而且北距五港地下交通站只有50里,联系方便。这样,他家便成为东西两地
革命人士往来最理想的联络站和落脚点。来他家落脚、食宿过的党、政、军负责人很多,如新四军负责人刘少奇、黄克诚、赖传珠、张爱萍、中共盐阜区委书记刘彬、行署主任曹荻秋等。至于中共涟东县委的李平、汪星、薛华甫等人更是他家的常客。对于来往于他家的这些革命人士,他总是备茶、备饭、备宿,注意保护他们的安全。尤其对待伤病员和女干部,他更是关怀备至,陈映、杨彬、田克、许荣等女干部都曾住过他家,他都安排家里人妥为照顾,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民国32年日伪对盐阜、淮海两区“大扫荡”时,赖传珠夫人孙湘、刘彬夫人朗林还把孩子送来他家抚养。他家这个“抗日大饭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洪贵的“抗日大饭店”仍在继续发挥作用。民国35年(1946)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苏北,共产党的一些党政机关被迫转移。华中局负责人曾三、李坚贞、章蕴、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刘瑞龙等人,都曾先后来过这里。两淮失守后,当时华中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因车祸住到这里休养。涟水保卫战开始后,涟东县的支前机关就设在这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党、政、军干部更是数不胜数。张洪贵仍一如既往,悉心照顾。
1952年,张洪贵去北京探亲,受到刘少奇和中央其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涟水人民还多次选他为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76年,张洪贵不幸病逝。

胡云泰 .
胡云泰(1928—1978),字观宇,涟水县高沟镇人。民国33年(1944)投地方名医郭书侯门下习医,民国36年自己开业行医。1957年考入南京中医学校,学习期间,被挑选参加编写《中医学概论》。1958年回淮任淮阴医专中医教师、教研组长,从此开始了他后半生的医学教育生涯。胡云泰教学认真,治学严谨,是教学上的多面手,兼授多课,如医史、黄帝内经、伤寒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中医学概论、医古文、古典文学等。他对教学工作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1974年3月带病授课,三次吐血住院,其中有两次吐血于讲台上。尽管如此,暑期还帮助淮阴县卫生局培训两期赤脚医生提高班。
胡云泰在教学之余也业医,他医术高明,声名远播。某医院一病人在肠粘连手术后的第二天又出现粘连现象,矢气不通,院里急请胡云泰诊治。他以“大承气汤”加减,一服即通。涟水徐集乡马某病重,已移床下地,穿好寿衣,气息奄奄。请胡云泰往诊,他以针灸治疗,又以汤药灌服,竟当日见效,后来活到80余岁才去世。胡云泰对于病人,不管是显官要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视同仁,“病人至上”是他行医奉行的准则。“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农村,身处逆境,却诊无停时。他赋诗解嘲曰:“半亩田园一草堂,手栽松韭自生香。虽无车马门前过,尚有人来乞诊忙。”胡云泰不仅勤学好思,而且笔耕不辍。他20多岁就撰写医学论文,曾在报刊上发表《a艮神经痛治疗》、外伤性猩红热》、《三焦之我见》等文,还曾编著《医学训诂》、《白屋医案》等书,惜于“文革”中被抄焚。1977年发病住院期间,曾写《中药与白血病》一书,因病重未能及时修改付梓。他爱好广泛,于医学外,对琴、棋、书、画、诗、词都有研究。
胡云泰“文革”中遭批判,1974年平反复职后,体弱多病,自知顽疾难医,便加倍努力工作。
1978年1月28日不幸病发逝世。

杨玉清
杨玉清(1906—1980),回族,涟水县北集乡杨回庄人。少时家贫,随父流落至淮阴石码头街。自幼酷爱武术,16岁时入苏北武术名家石凤翔门下,操习北少林查门及六合门拳械,苦练四载,尽得拳艺之壶奥。后经鲁人谢登科指点,研练罗汉门绝技。
民国16年(1927)冬,杨氏父母双亡,为维持生计,背井离乡,去上海英租界谋生。在沪上,幸得河南回族武师沙德龙赏识并蒙其亲授,稍后带艺投师,入河北沧州武术名家米连科门下。在这些师傅的精心指点下,武艺精进,举凡谭腿、大小梅花拳、武松脱铐、罗汉拳、太祖拳无不谙熟,而且刀枪剑棒软硬器械皆精。他表演的提卢剑,剑法娴熟,吞吐自如,劈、刺、点、抹,劲力充实;俯、仰、起、落,身姿矫健。尤为精湛的是他表演的月牙铲、春秋大刀、岳家枪以及查拳。杨氏博采众长,至26岁时武功已非同一般。二百斤重的石担子抓举过顶。十四块砖叠在一起,一掌下去,但见上下两块完好无损,而夹在中间的砖块尽碎。一次,在英租界内,遇两个英国人正在扭打一个华人,他走上前去,一招“兔子双撑腿”,将两个英国佬弹出一丈开外,一时名震英租界。先后被普纶纱厂、新丰纱厂以及《大美晚报》社聘为保镖、大新公司国术台武师。青帮巨头杜月笙闻知,欲请其做他的保镖,杨氏婉言谢辞。
“八.一三”事变后,杨氏携家小辗转回淮阴定居。将平生所学尽传其乡人,并开始对太
拳进行深入研究,继之又得到杨班侯之嫡传弟子胡心斋悉心匡正。
1952年,成立清江市武术协会,杨氏被选为主席。在此期间,数次应邀率三子步祥参加省、市武术比赛,屡屡获奖,亦曾数番担任裁判工作。1958年8月,应邀参加省武术运动会,并以其精湛的技艺,获金质奖章。因身体肥胖,形象逼真,被武术界人士誉为“活鲁智深”。《镇江日报》还以《活花和尚鲁智深》为题作了报道。同年9月,与马文明等人代表江苏省武术队参加全国武术运动会,获长器械一等奖。
1959年,在省武术运动会上,巧遇海灯法师(代表苏州地区),杨氏表演的达摩月牙铲、海灯法师表演的少林上乘功夫“龙蹬虎坐”、“童子功”,把整个比赛推向高潮。休会期间,海灯法师到杨玉清住处拜访,二老一见如故。
杨玉清精研少林武术60年,先后于其门下执弟子礼者不下千人,但其入室弟子仅有王炳炎、许文龙、田振华、梁恒、孙永华及其三子杨步祥等数人。

汪海青
汪海青(1908—1980),原名汪藻香,涟水县高沟镇人,当代著名画家。
汪海青自小就酷爱书画,其父汪少伦擅写米南宫大草,在书法上对他多有指导。民国7年(1918)2月入高沟育英小学三年级插班,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考不起高中,只得闲在家里。民国17年夏,同宗弟弟汪大同(即当代著名作家吴强)因闹学潮被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开除在家当酿酒徒工,想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高中,便将这事与汪海青商量。汪海青说;“没有毕业证书,以同等学历报考,在录取时会受到歧视的。你就用我的毕业证书去考吧。”是年秋,汪大同便用汪藻香(汪海青当时名)的毕业证书报考,被淮安中学录取。自此,汪大同便改名汪藻香,而汪藻香则改名汪海青了。
抗日战争前夕,汪海青考进汪亚尘主办的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后到浙江台州、福建建瓯、漳州等地当中学教师,后与杨建结婚,在漳州定居。
建国后,汪海青继续担任中学教员。1957年在漳州中学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迫停职。自此,他专心绘画,将自己的感情融入画中,绘出许多名画。他在《青蛙图》上题写“蛙声鸣不住,春雨亦喜晴”,在《鱼虾图》上题写“今年生产好,鱼虾满池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他的许多作品如《墨竹》、《露气》等被编入《现代名家画集》。他的画集曾参加全国美展,杭州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吴茀之曾赠给他一幅草书对联:“眼中有天下奇山水,腕底尽人间大自然。”
1978年5月,汪海青的错案得到纠正,政府为他恢复了政治名誉。他异常高兴,在写给吴
强的信中表示再好好工作几年,为祖国“四化”建设贡献全部力量。然而高血压病夺去了他的生
命,1980年1月与世长辞。

万金培

万金培(1910—1981),涟水县大东镇人。民国14年(1925)考入江苏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民国16年转入涟水县立师范学校。冬,参加共产党。民国17年2月任中共涟水县委委员。3月,和吴长来、嵇荫根等成立涟水师范党支部,任书记,同时兼任中共涟水城区区委书记。该月下旬,共青团涟水县委员会成立,任书记。9月,师范毕业,任中共涟水县委书记,在全县建立5个区委,34个支部,发展党员300余名。民国18年春调任中共淮阴县委书记,夏,调任中共淮安县委书记。民国19年夏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同时兼任淮盐地区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书记。8月,在涟水、淮阴北乡、泗阳李口等地举行暴动。民国20年4月在上海参加工人运动被捕入狱,8月获释,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区委委员。民国21年1至7月,先后任上海工联沪西罢工委员会、中共沪西区委组织部长。其间曾被捕做牢一个多月。8月调任中共徐州特委书记。民国22年因叛徒告密被捕送南京监狱,后转入苏州反省院。民国23年春出狱后到东台黄巷小学当教师。民国24年初在涟水被捕,复入苏州反省院。民国25年春出狱回家,秋,任涟水县谭庄小学教师。民国26年夏任大东小学教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万金培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7年(1938)1月和李干成、陈亚昌等人发起成立涟水县抗日同盟会,被选为常务理事。民国28年3月和薛华甫、陈书同等人在朱桥小学成立涟水县常备独立中队,任指导员,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斗争。12月独立中队和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合并,成立八路军苏皖纵队南进支队第三梯队,辖八、九两团,他担任九团副团长。民国29年9月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担任县政府民政科长。10月,成立涟东行署,他任主任。民国30年涟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被选为县长。民国31年7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4年8月调任苏北行署第二厅副厅长。民国35年1月调任苏皖边区第五专署专员,11月调任华中五地委书记。民国37年4月调任中共江淮区委财委书记。民国38年4月调任南京军管会经济部副部长,兼任建设、财政、工业等局局长。
1950年11月万金培被任命为国家治淮委员会财务部部长。1953年4月改任安徽省人民委员会财委副主任,后又任财办主任、省人委副秘书长、第四办公室主任。1958年11月调任淮 南矿务局副主任、经费管理处、财务处副处长。1962年8月复任安徽省人委副秘书长。1964年1月调任安徽省财办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受批斗。1978年后担任安徽省财贸办公室顾问、省会计学会顾问等职。1981年1月11日在合肥逝世。

马 毅

马毅(1900—1982),字景乐,号璞真,涟水县岔庙乡人。幼入私塾,通读四书五经。民国8年(1919)秋受聘担任小学教师,民国14年弃教从医,拜淮安著名医师汪筱川为师。民国19年后辗转行医于涟城、I、圩、岔庙、高沟等地达50余年,深孚众望。
马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医典药典无不深究博览,独探奥蕴。凡有求诊,不分贫富,一样看待,悉心治疗。诊病治病,坚持辩证施治。选药组方,亦能别出机杼,独出新意。反对抱残守缺,提倡中西结合。运用古方,更能灵活化解,荟萃众长,折衷至当,莫不历试奏效,屡挽沉疴,曾救人于殓服已具之际。沭阳陈学成患肝腹水,危在旦夕,家人求马毅前往诊视。诊后马毅投以一方说:“服此可延十年”,后果十年而卒。一顽童嬉戏于桑园,被蜂所螫,顿时头面肿大如斗,其母背往求诊,马毅取瓦上松,令其内服外敷,疼痛立止,翌日肿消如脱,众皆称奇。一妇指患疗疮,疼痛彻夜不眠,嘱以杉木炭调桐油外敷,内服苦意汤加味,翌日肿消若失,闻者无不叹服。求诊者遍及涟、沭、灌诸县。
马毅行医之余,还曾认真总结一生诊治心得,撰有《璞真妇科临证录》一卷、《验方》、《杂证笔录》等,惜“文革”期间均毁于一炬,现仅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医疗法概要》,以及零散的病案和验方。他业医之余,还爱好书法,爱写诗填词。其诗词结集,自题《绛帐诗草》。1982年8月31日病逝。

王观涛

王观涛(1921—1983),涟水县朱码乡人。民国25年(1936)8月毕业于涟水县立中学,民国28年3月加入涟水民众抗日救国会,同年6月加入共产党。8月,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支八团,任班长。11月,转任涟水县张河大队排长。民国29年6月至34年8月,先后担任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副中队长、中队长、涟水县游击大队第一中队(连)队长(连长)、淮涟办事处特务连连长、涟水独立团一营副营长、涟水武工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王集区大队长、浅集区区长兼大队长、王集区大队教导员等职。这期间,王观涛站在抗日斗争第一线,率部与日伪军、国民党顽军展开殊死斗争。他曾带领战士在柴市附近袭击日军运煤船队,缴获大量物资;在翁圩一带阻击下乡抢劫的新渡口顽军,打死打伤顽军lo余名;率领区队解救被日伪军围困的黄炮楼民兵;率领特务连战士拔除浅集日伪据点,活捉伪中队长相士高;率领武工队战士攻打蒋庵日伪据点,消灭伪自卫队长以下30余人;攻打军田乡日伪炮楼,歼灭伪自卫队,击毙队长缪坤山;参加高杨战役,主攻高沟镇北圩门炮台,全歼守敌。抗日战争中,王观涛战功赫赫,日伪军闻之丧胆。 ·
民国34年(1945)10月至37年10月,王观涛先后担任涟水独立团、灌云独立团营长、涟水县高沟区大队、王集区大队副教导员、涟水独立团副政委、副团长。这期间,他率部和国民党军队及“还乡团”展开斗争,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他曾率部在花园庄、陈师庵、十里井等地阻击下乡“清剿”、抢劫的国民党军队及国民党县保安团,参加解放涟城、解放淮阴的战斗,他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民国37年(1948)11月,王观涛调任苏北六分区军官教导团团长,次年3月调任淮阴军分区作战科长。全国解放后,历任淮阴军分区作战科长兼办公室主任、苏北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江苏省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公安部队处边防科副科长、军训处副处长、处长等职。1970年因病离职休养,1983年1月病逝。生前曾立三等功一次,获二级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独立自由奖章和解放勋章各一枚。

万汉勋

万汉勋(1894—1984),涟水县灰墩乡尹王村人。因饱学多识,被乡人称为“活史通儒”。
万汉勋出生于书香门第。幼读私塾,聪颖明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X淮安敬恭小学堂,翌年考入淮安府中学二年级插班。民国元年(1912)由老师资助考入法政大学,毕业后在家自费创办小学。其大学同窗劝他改当律师,他说;“社会如此黑暗,正直的律师无法为民办事。而颠倒是非、骗钱肥私之事我又不愿干,还是当教书匠吧!”他一面教书,一面又自学中医,替人治病,还将学医心得编成一本通俗的《医学三字经》。
民国12年(1923)江苏省选一批学法政的学生实习户籍管理,万汉勋应选录取。实习期满后被派在江都县做户籍主任。民国17年回涟水县任灰墩渔场乡行政局长。民国18年春考入江苏省民政厅区长训练班学习,同年秋任涟水县第一区区长。其时,某大地主和别人打官司,请他帮助将官司打赢,愿将客庄的几百亩良田送他,遭他严词拒绝。他不愿和地主豪绅拉帮结派,还带头反对贪官污吏,告走了贪赃枉法的县长陈庆余一伙,因而遭到邪恶势力的诋毁,被迫离开涟水。临走时全区乡镇长、开明人士、商会设宴送行,赠他一座刻有“公正廉明”的银盾作为纪念。民国23年回涟任第三区区长,曾因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引起当局怀疑,被送到淮阴感化院受一个多月的反共“教育”。民国27年春,调任涟水看守所所长。同年8月调任涟水县政府田赋处主任。民国28年1月调任县政府二科科长,3月日军侵占涟城,他自动回家不干了。
民国29年(1940)秋涟水建立民主政权后,他历任涟水县参议长和苏皖边区参议员。1952年任江苏省治淮指挥部财务科副科长、财供科副科长。这时,他刻苦钻研水工知识,逐渐熟悉水利土木工程专业。1957年被退职处理下放回家。1958年后受聘到县水利局工作,并任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整理编纂《涟水水工资料》一册、《历史纪年与公元对照》一册、《中国历史年表》一册。1960年参加《涟水县志》的编写工作。“文革”期间被清退回家。1981年4月被选为政协涟水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系统地编写了十几篇宝贵的文史资料。1984年11月被评为抢救文史资料的先进工作者,受到江苏省政协的表彰。同月,无情的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

马浩嘶

马浩嘶(1905—1985),原名马树慈,涟水县前进乡马圩村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后曾进南京高级军校进修,在国民党军队服役。民国16年(1927)"四·一二”政变后,他不愿与人民为敌,离队居家从商。 ·
民国28年(1939)日军侵占涟城后,常下乡“扫荡”。马浩嘶与堂弟马树春在涟、沭、灌边境组建涟北大队,奋起抗日。初仅80多人枪,至民国29年春发展到两个中队150余人,马浩嘶亲任军事教练。时值荒年欠岁,装备费用紧张,马浩嘶输财支援。民国30年涟北大队得到新四军的支持,至年底发展到3个中队200多人。他们在涟、沭、灌边境与敌伪周旋,屡建功勋,为开辟和保护敌后根据地作出了贡献。民国31年冬,涟北大队被编入淮海军分区四支队,马浩嘶又另行组织群众抗日。 .
民国35年(1946)马浩嘶任沭阳兵工厂厂长。民国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中共华东党校学习。结业后被派往徐州兵工厂工作,不久又调任贾汪煤矿指挥部秘书长。1950年调中共天津党校学习。1951年8月被派往淮南煤矿工作。1976年因神经失常离休回家。1985年冬病故。
陈亚昌

陈亚昌(1908—1986),曾名毛侠,涟水县灰墩乡陈沟村人。民国4年(1915))k陈沟小学读书,民国9年8月考入涟水县立第一高小,民国12年9月考入省立第六师范(淮阴中学前身),民国16年5月在涟水参加国民党,秋,考入设在淮安的淮阴中学师范部,11月在该校参加共青团,民国17年2月转为共产党员,9月任共青团涟水县委员会书记。民国19年10月任中共涟水县委书记。民国20年调任中共淮安县委书记,不久又先后调任泗阳、海灌沭县委书记。民国23年春调任中共淮盐特委宣传部长。民国24年3月淮盐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到大 连、上海等地找党未果。民国25年2月回涟水,9月任涟水县第三区公所助理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亚昌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7年(1938)1月和李干成、万金绍等人发起成立涟水县抗日同盟会,被选为常务理事,2月任苏北抗日同盟总会理事。民国28年3月和李干成等人建立抗日义勇队,不久该队与涟水民众抗日独立营合并为涟水抗日义勇队,陈亚昌任政治指导员。6月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副营长。民国29年9月调任淮海区专员公署财务科科长。民国30年1月重新加入共产党,3月调任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6月调任淮海区专员公署民政科长。民国31年3月任淮海行政公署秘书处处长,11月调任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党组书记。民国34年5月底任中共涟水县委委员、县长兼县大队长。民国36年10月兼任涟水县后勤司令部司令。民国37年8月调任华中区第六专署专员,兼任第六分区支前司令。
建国后,1951年10月任苏北治淮指挥部副指挥、党委副书记。1952年11月至1958年8月,历任中财委国家物资分配局机械处副处长,国家计委、经委机电分配局机械处处长。1958年8月后历任浙江省杭州市计委副主任,浙江省机电工业厅副厅长兼机电设备成套公司经理,浙江省农业机械厅副厅长,浙江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局长。“文革”中被审查。1979年2月任浙江省机电设备成套公司顾问,1982年离休,1986年病逝于杭州。

朱 凡

朱凡(1908—1987),原名朱宗仁,又名朱一苇、朱石清,涟水县河网乡潘刘村人,为朱际云长子。先后就读于县小学、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上海艺术大学。他精通文学、哲学、历史,熟练掌握英、日两门外语。是作家、文艺评论家,又是人民教育家。
“九·一八”,后,朱凡参加反帝大同盟。民国21年(1932)在上海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受共产党派遣,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共青团,9月加入共产党。民国22年因参加和领导卖票工人大罢工而被捕,解往南京,判刑15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民国24年由涟水县教育局长郑宾等人出面,请顾祝同保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尊孔学校教书。后因参加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官方驱逐出境。民国25年8月,在陶行知先生帮助下,返回上海,与左翼作家张天翼、陈白尘、蒋牧良等一起从事左翼文化活动。同欧阳山主编叫、说家》,和艾思奇创办《大家看》、《少年丛书》等刊物,为徐迈进编选国内外短篇小说20余册。在此期间,他以“阿累”等笔名撰写了不少文艺评论、杂文、散文,还搞翻译,译有《鲁迅是一把剑》等作品。
民国26年(1937)8月,朱凡又重新加入共产党,由上海“文总”指派,在国民党陈诚部队中任地下党特支书记。上海沦陷前,他参加上海“文救”工作,和陈国栋等人率领一批年轻文艺工作者,组织战地服务团,任党支部书记。11月上海沦陷后,他率战地服务团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次年5月战地服务团被顾祝同逼离皖南到武汉。经长江局和周恩来同志介绍,朱凡到大别山参加安徽省动委会工作,主编《文化月刊》。
民国30年(1941)1月,朱凡被调到新四军二师所在地参加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作,先后任淮南津浦路西区《新民主报》主编、文教科长、淮南津浦路东区教育科长、《江淮日报》主编。不久,又调任淮海行署秘书长。民国32年3月任涟水县长,兼敌工部长和涟水中学校长。民国34年5月南下浙西,任天北专署专员。不久又到苏南,任区委书记。
民国34年(1945)9月抗战胜利后,朱凡北撤山东,先后任东海地委宣传部部长、第三野战军敌工委,宣传部长。民国37年辗转至豫西,在宝丰创办中原大学并任党委副书记、副教务长。
民国38年春,从开封随军南下,5月进入武汉,以军事代表身份接管武汉大学。民国38年(1949)8月,湖南和平解放。朱凡随湖南省委到长沙,先后担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文委副主任、省委宣传部长等职。1953年4月至9月任湖南大学代理校长。1959年7月再任湖南大学校长,并兼任湖南省社联主席。“文革”中被迫停止工作。1981年3月第三次出任湖南大学校长。1982年离休后,仍接受省委委托,为湖南大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做了有益的工作。1987年1月8日在长沙病逝,他的生平,已载入《中国名人大典》。

蒋同庆

蒋同庆(1908—1988),涟水县蒋庵乡人。民国19年(1930)毕业于中央大学劳农学院。民国22年,靠其叔父的资助留学日本,从师日本遗传学泰斗、世界遗传学会副会长田中义磨教授,专攻家蚕遗传育种。由于学习刻苦,被称为“拚命三郎”,赢得田中义磨的特别青睐。
“七七”事变后,蒋同庆被日本警方以“间谍嫌疑”逮捕,吃尽苦头,多亏田中义磨相救,才在关押83。天后被释放,但日本当局勒令他立即回国。
归国后,他在兵荒马乱中颠沛流离,还一心想着蚕。他先后在中山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任教授。在中山大学工作期间,他和同事们从沦陷区抢救出一批家蚕品种资源,从此,硬是在频繁的跑警报、钻防空洞、辗转迁徙中饲养繁育,保存40余年完整的科学记录达184本。建立起我国研究最详的一个家蚕基因库。
民国37年(1948),蒋同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家蚕遗传学专著《蚕体遗传学》。建国后,50年代,他致力于建立西南和四川家蚕育种体系,在改良蚕品种上作出了重大贡献。1957年他因为主张“教授治学”被错划为右派。60年代,他进行家蚕人工引变研究,获得10多个新的突变系。“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押送到农场劳动改造。他单独睡在农场猪棚内一间破屋中,房门只能半开,夏日猪臭熏人,蚊蝇成群。他每天掏五担粪水挑到四里以外去,晚上还在小屋里凑着小油灯,阅读各种研究资料。此后一段时间里,他创建了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室,从事基因分析及限性卵色实用化研究,先后发现蚕卵近10个新的遗传基因。1979年3月,《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为蒋同庆说几句话》。不久,蒋同庆获得彻底平反,又重新走上讲台。
平反后,他更是废寝忘食地工作,拄着拐杖成天在蚕房转。1980年4月,他的大腿骨跌断之后,在一根钢骨加陶瓷股骨支撑下奋斗了最后8年。也就在这最后8年,他领导了家蚕遗传研究室,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师,并且在蚕的细胞遗传、生化遗传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和创新。他是中国蚕学会理事、四川省蚕桑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遗传学会副理事长,被誉为中国的“蚕魂”。
半个世纪以来,他发表学术专著和论文60余篇(部),著述总计达350余万字。几十年中,他视蚕为命,把一切都舍弃了。1991年,西南农业大学编辑出版了《蒋同庆教授业绩》一书,辑录了他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罗 河

罗河(1904—1988),曾名罗润九,涟水县东胡集乡人,是罗鸿慈第三子。罗河自小受家庭熏陶,学习刻苦认真,民国7年(1918)考入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民国11年夏同时考取北洋大学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在北洋大学就读月余,慕名到唐山工学院攻读土木工程。民国20年到京沪铁路工务处任工务员,民国23年春回唐山工学院任讲师,民国29年升任副教授,民国32年升任教授。民国34年被选送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民国36年回国后仍担任唐山工学院教授。民国37年唐山工学院南迁上海,他反对无效,遂赴京等待解放,同时执教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民国38年4月出任唐山工学院复校委员会主任。6月,学校从上海迁回唐山,他除继续执教
外,曾先后兼任教务主任、教务长、唐山市副市长、中国土木学会常务理事及唐山分会理事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罗河酷爱科学。在唐山工学院学习时,对初等数学的几何解法和各种几何问题的解析、解法就产生浓厚兴趣,经研究、积累,写成《有法多边形之三角的解法》、《三角形几何学之一问题》、《一次联立方程图解法》等论文,发表在当时《科学》杂志上。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一次联立方程的几何、数学小丛书》。当时研究的课题虽属初等数学范畴,但其思路新颖,解法奇妙,填补了初等数学长期存在的空白。
罗河是国内外最早提出用解析方法处理航测问题的学者之一。1950年他在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年刊上发表了《航空测量的数学分析》论文,阐述了一种以空间几何的方向余弦原理为基础的航空摄影测量解析方法。此后十多年,他继续探索,于1956年、1957年、1958年、1964年先后在《土木工程学报》、《测量与制图学报》、《测绘学报》上发表了《航空测量的解析制图法》、《空中测量的一般解析法》和《以射线角为根据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三篇著名论文,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以射线角为基本要素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各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当时,被科技界誉为“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学者专家。1976年后他又开始了因“文革”中断十年的科研工作,曾先后在《铁路航测》、《测绘学报》上发表了《由互不相关独立模型构成区域地形》、《以射线角为根据的三连像片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等研究论文。罗河是我国研究图学原理的著名学者。民国37年(1948)曾在美国富兰克林学院学报上发表《实验数据作共线图》的论文。1953年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图算原理》。1954年在《数学通报》上发表了《算式根值的简易逼近法》和《一个多元函数插值公式》等论文,阐述了共线图解计算方法的理论,为我国图学学科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罗河在学术方面的非凡成就和他的生平事迹,已被收入《中国科学家传略词典》。他不仅是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是著名的教授。他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科研人才。1988年10月14日,他因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4岁。

仇 拔

仇拔(1913—1988),字瑞平,涟水县高沟镇人。曾担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淮阴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在淮阴市书画艺术界享有盛名。1988年10月14日病故。
仇拔幼时随胞兄汉瑾学书画,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仙游画派著名画师黄义先生习画古代人物,深得黄氏绘画艺术之精髓。其书法初临颜、柳,再研汉碑,旁及怀素、何子贞、邓石如诸家,尤善擘巢书。民国30年(1941)后,曾与花鸟画家王小古在苏鲁等地举办书画联展,颇擅时誉。建国后,曾先后用棉絮蘸黑写下“灌云大会堂”、“五图河闸”等数米见方的大字。其书丰腴敦厚,气度恢宏,深受人们喜爱。仇拔在艺术实践中,勇于探索,力倡“心悟”,大胆创新。他博采众家之长加以熔铸,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被淮阴地区书法界雅称为“仇体”,涟、沭、灌等地不少书法爱好者,竞相模仿。他的人物画,线条流畅洒脱,着墨用彩浓淡得宜,并非常注重人物神态的刻划,使人物形神兼备,显示出丰富的内心世界。花鸟、山水画也时有妙品。代表作有《钟馗打鬼》、《太白醉酒》、《八仙过海》、《陶潜赏菊》、《东坡玩砚》等,均为省、市文化单位所珍藏。
在仇拔的影响下,他家成了书画世家。其子仇德培工书善画。书画作品多次在省、市展出。 孙仇寅,1985年获中国钢笔书法特等奖,现任福建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黄 驭

黄驭(1922—1989),涟水县大东镇南严村人,民国28年(1939)17岁时便参加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同年8月加入共产党,曾任八路军苏纵南支第三梯队政治部民运科长,后在淮阴县历任中共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兼独立团团长。民国38年起历任中共安省凤阳县委书记、滁县地委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1953年起,历任安徽省工交办主任、省委工交部副部长、部长、马鞍山市委第一书记。“文革”期间受迫害,曾被关押及下放工厂劳动。
1971年起,历任安庆地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蚌埠市委第一书记。1979年12月任安徽省副省长兼省经委主任,1988年8月当选为安徽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曾被选为中共安徽省第一、二届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黄驭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武装斗争,英勇善战,多次受到华东分局等领导机关的通报表扬,他所在的部队被命名为“黄驭游击队”,其事迹新华社曾报道过。
建国后,黄驭长期在安徽省工交部门和地、市、省政府担任领导职务,为加快安徽省的工交建设,改变安徽经济落后面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59年他在担任马鞍山市委第一书记后,积极领导城市与马钢公司的建设,为马鞍山市的发展打下基础,使马钢成为“大庆式”企业,被誉为“江南一枝花”。
黄驭自参加革命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平时坚持原则,讲求实效,不尚空谈。他以勤奋的工作和卓越的成绩、廉洁奉公和艰苦朴素的作风赢得安徽人民的爱戴。1989年7月29日在合肥病逝。

吴 强

吴强(1910—1990),原名汪大同,曾名汪藻香,涟水县高沟镇人。出身于贫苦家庭,其父为槽坊职员,靠杯水车薪养家活口。吴强自小读书刻苦,成绩优良。民国13年(1924)小学毕业后,父亲因出不起学费不让他报考中学,他以“死”抗争,后考入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父亲拿了50块大洋高利贷,让他上了学。民国14年因参与学生运动被开除回家,到涌泉槽坊当学徒。民国17年考入江苏省立淮安中学高中部。民国19年4月因参与反对省教育厅长周佛海的学潮被开除,到响水小学当教师。民国20年5月因参与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政治暴动被学校辞退。民国21年秋入上海私立正风中学高三班学习。民国22年春开始写作诗歌、生活特写等短小作品,向报刊投稿,并在校内组织“春风文艺社”。他还参加蒲风主持的“新诗歌会”和叶紫、陈企霞主持的“无名文艺社”,同时加入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此,他踏上了文学之路,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民国23年(1934)秋,吴强考入江苏省教育学院,读民众教育系,醉心的却是文学创作。民国24年9月在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电报杆》,同年以《苦脸》获得上海《大晚报》短篇小说征文奖。
民国24年(1935)冬,吴强因参加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示威游行,又被学校开除。民国25年初转入河南大学。为解决学费和生活,先后兼任过小学校长和《河南晚报》副刊编辑职务。这时他开始用吴蔷、叶如桐等笔名在上海《大公报》、《文艺报》、《国闻周报》和《河南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一些评论、散文和短篇小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强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和姚雪垠等人一起创办抗日救亡刊物《风雨周刊》。年底弃学,组织话剧团奔赴抗日前线演出,激励抗日士气。民国27年(1938)8月在皖南参加新四军。民国28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干事、科长、苏中第二分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苏中军区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东野战军六纵宣教部长、十兵团宣教部长,亲身参加了莱芜、盂良崮、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一面用手中枪对敌勇敢作战,一面用手中笔反映部队和根据地火热的斗争生活。先后创作独幕剧《一条战线》、《激变》、《皖南一家》及二幕剧《繁昌之战》、《丁赞亭》等,还与他人合作在《解放日报》发表短篇小说《三战三捷》。
建国初,吴强调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2年转业到地方,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中共中央华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共上海文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历任华东文联党组成员、作协上海分会代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是第一、二、三、四、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一、五、六届市政协常委,还兼任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工作虽忙,但仍不忘文学创作。1953~1954年,他连续写了两篇中篇小说《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和《养马的人》。1957年4月完成长篇小说《红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在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创作中产生重大影响。1966年“文革”前,他还出版了评论集《文艺生活》、小说、散文集《心潮集》,并完成了长篇小说《堡垒》上部,因底稿在“文革”中被抄缴,未能及时问世。
“文化大革命”中,吴强遭到诬陷和迫害,被隔离审查、监禁长达10年之久。“文革”结束后,他的错案得到纠正,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他不计个人恩怨,积极投身文联、作协的恢复工作,先后出任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等职。1978年,他将被抄缴的《堡垒》上部原稿找回,补写了散失部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来又陆续出版了《吴强近作》、《咆哮的烟蒂港》、《灵魂的搏斗》三个集子,还发表了《海螺与蔷薇》、《上山》、《篮子挂在树上》三部中篇小说。
1985年,吴强离休,仍笔耕不辍,1990年4月10日在上海病逝。
严中平

严中平(1909—1991),涟水县徐集乡季庵村人。民国20年(1931)南京中学高中毕业。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与党失去联系。民国25年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之后,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民国36年到英国留学,1950年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顾问等职。1953年在北京加入民主同盟。1958年起任第三、四、五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起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经济组副组长。他还担任全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顾问、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等职。
严中平以毕生精力从事中国经济史学研究工作,著有《中国棉纺织史稿》、《清代云南铜政考》、《科学研究方法十讲》、《老殖民主义史话》等专著多种,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并发表《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英国鸦片贩子策划鸦片战争的幕后活动》等多篇研究论文。他是新中国经济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家。
严中平于1991年1月24日在北京病逝,新华社为此发了电讯稿。根据他的生前遗嘱,遗体献给医学事业。

石 林

石林(1919—1991),原名王金尼,涟水县前进乡人。民国24年(1935)7月考入江苏省立石湖乡师,“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赴山东参加八路军。民国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八路军山东军政干校连指导员、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营教导员、支队政治部组织科长、邳睢铜特委青年大队政委、独立三团政委、邳睢大队政委等职,对邳睢铜抗日游击区的开创做出贡献。民国30年初,由于受山东“湖西肃托事件”影响,被错误地隔离审查半年。后来在刘少奇直接过问下,问题才得以澄清,进入抗大五分校学习。毕业后担任盐阜区抗日救国总联合会秘书长和阜宁县区委书记等职,他率领武装,站在对敌斗争最前线,反“蚕食”,反“伪化”,在一次战斗中光荣负伤,右臂致残。
解放战争中,他先后担任阜宁县民主政府县长、中共阜宁县委书记,领导军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与国民党军队进行长达两年多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淮海战役时,他在阜宁组织了数千副担架、上万名民工的支前大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准备渡江作战时,他又出任解放军三十一军新兵团团长兼政委,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他先后担任福建省农林厅副厅长、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农业办公室副主任、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福建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职。1964年,调任中共中央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党组成员、国际经济事务局局长。其时,曾担任我国首席代表,参加中朝边界谈判。“文革”前期,被冲击、审查。1969年担任中共中央对外经济联络部政工组组长,1973年升任副部长,后兼任部党组副书记,主持部内党务工作。在这一期间,曾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1982年,他担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顾问,领导筹建了中国国际经济信息中心并担任理事长,主编《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卷。他还担任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首任会长、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顾问等职。1991年4月在北京逝世。

李竹平

李竹平(1912—1992),涟水县五港乡人,民国18年(1929)11月在淮阴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年6月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7月回到涟水,在五港区参加共产领导的“八一”暴动。10月到共青团南京市委工作。民国20年5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经受了严刑考验。8月经狱中地下党支部批准,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24年10月出狱后赴日本求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回国,参加了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宣传抗日。民国27年1月到安徽进行统战工作,先后任舒城县抗敌动员委员会指导员、县政府秘书等职。民国29年7月进新四军抗大四分校学习。民国30年1月后历任淮南抗日根据地联合中学师范部主任、淮南行政学院行政系主任、淮南路东行政办事处民政科科长、淮南行政公署民政处长、经济建设处长、华中四分区专员公署副专员等职。其间,李竹平辗转于江淮地区,发动群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大量工作。
民国34年11月,李竹平奉调中共华中分局,任高邮面粉厂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次年11月调任华东财委驻大连办事处财贸部主任,后任办事处副主任。他认真组织军工生产和军用物资的购运,有力地支援了华东战场。民国38年7月任山东省人民政府生产部副部长、青岛军管会生产部长和中纺公司青岛分公司总军代表。1951年1月,任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局长、党委书记。1953年2月调纺织工业部任基本建设局局长、建设司司长。他积极投入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建设,为北京、石家庄、郑州、西安、邯郸、新乡等棉纺织基地和保定、丹东、南京、新乡等化纤企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4月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兼任中国纺织机械工业公司经理,组织试办“托拉斯”,调整纺织机械生产组织和企业机构,在内地建新厂,为我国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革”期间,李竹平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1978年12月恢复工作,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1981年7月兼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他领导了辽阳化纤基地、上海金山基地的二期工程以及仪征化纤基地的基本建设工作,为我国化纤工业建设作出了贡献。1982年7月改任纺织工业部顾问,1983年5月至1985年1月兼任纺织工业部机关党委书记,1985年7月离休,1992年11月17日在北京病逝。

罗运来

罗运来(1922—1993),涟水县义兴乡人。民国27年(1938)参加革命,次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5月担任中共涟水县第三区区委委员,民国30年12月任中共涟水县第四区区委书记。翌年8月任中共涟水县高沟区区委书记。在此期间,他依靠和发动群众不断袭扰日伪据点,打击下乡“扫荡”的日伪军。还带领区队,参加了著名的“高杨战役”,为高杨地区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
民国34年(1945)6月,罗运来任涟水县民兵总队总队长,同年冬,任中共涟水县委委员,县委民运部长。民国35年10月后,先后任中共东海县委副书记、灌云县委副书记。民国38年5月,任中共邳睢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并配合解放军主力和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斗争。在淮海战役中,他发动民兵奋力支前,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嘉奖。
1951年1月,罗运来任共青团淮阴地委书记。1953~1961年,历任中共淮阴地委第一副书记、第二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共苏州地委第二书记。1962年,任中共徐州地委书记、徐州军分区政委。在此期间,他奋发努力,为淮阴、苏州、徐州等地的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文革”中被冲击,蒙冤达8年之久,1975年底恢复工作,先后任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江苏省农办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行署专员、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组织部长。1985年4月,任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他是江苏省第一、三、六、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3年3月4日在南京病逝。

李干成

李干成(1909—1993),涟水县红窑乡龙兴村人。民国18年(1929)在上海建设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党),当年冬辍学从事共产党地下工作,担任上海市闸北区团委宣传部长。民国19年春,被派到苏北组织农民暴动,先后担任中共宿迁县委书记、宿迁县行动委员会书记兼红十五军三师管区政治委员、中共邳县县委书记、共青团徐海蚌特委书记。民国20年1月,担任共青团吴淞区委、沪中区委书记。是年夏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巡视员。“九一八’事变后调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民国21年调回江苏,任沪西区团委书记,上海巡委会巡委。11月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英租界被捕,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被引渡到国民党沪淞警备司令部。在国民党狱中五年,他坚贞不屈,拒绝自首,还积极组织狱中党员参加争取获释、改
善待遇的斗争,是狱中党的领导核心人物之一。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开始后,李干成被无条件释放。他拖着被牢狱折磨的病躯回到家乡,在与共产党失去组织联系的情况下,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民国27年1月,和陈亚昌、万金培等人发起成立涟水县抗日同盟会,被选为理事长,2月,苏北抗日同盟总会成立时被选为理事。民国28年3月,和陈亚昌等人建立抗日义勇队,不久,该队又与涟水县民众抗日独立营合并为涟水抗日义勇队,李干成任队长。4月,他率领涟水抗日义勇队在鲁渡北小朱庄附近伏击 。了强迫民夫筑路的日军,在县内打响了民众抗日战争第一枪。6月,涟水抗日义勇队被编入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李干成任该团政治部主任。民国29年9月调任淮海区专员公署民政处长兼粮食处长,之后,相继担任中共泗沭县委书记、宿迁县委书记、淮海地委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淮海区第二中心县委书记、华中行政办事处民教处长、华中支前司令部副政委。淮海战役结束后,他奉命渡江南下,接管苏州专区,担任专员。

建国后,李干成担任中共常州地委副书记、代理书记。1953年调上海市工作,先后担任市
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交通工作部部长、基建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1962年担任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他长期负责上海市政建设工作,为上海市的城市发展付出极大心
血。在他主持下,先后建成虹桥机场,沪嘉、沪闵公路;开挖了第一段地铁隧道和第一条越江隧
道,并规划建设了闵行等新区。“文革”中,李干成坚持原则,遭到“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身
心受到极大摧残,在关押中几次病危。“文革”结束后,他相继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委顾问。
他积极拥护和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不顾自己年高体弱,仍努力工作。1993年4月
14日在上海病逝。

顾祝荣

顾祝荣(1908—1970),字大荣,涟水县涟城镇人。曾就读于涟水县立朱楼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第九师、第二师担任组训民众等工作。民国17年(1928)6月考入上海持志学院政治系,民国21年2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22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初任赣、粤、闽、湘、鄂“剿匪”北路军司令部少校秘书,嗣任陆军第八十七师国民党特别党部组织科中校主任。民国25年调中央陆军学校第十三期党政队受训,结业后被派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第二厅任中校组员。民国27年10月调任第三战区挺进第二纵队政治部上校副主任,民国28年6月升主任,嗣晋授少将。民国35年12月任江苏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民国38年4月率部至上海。后去台湾,先后任私立中兴中学、台北县三峡中学公民历史教员。1958年筹设宜兰县立三星中学,任校长。1965年调任省立宜兰商业职业学校校长。1970年12月病逝。

嵇翥青

嵇翥青(1891—1973),字尔椿,涟水县余圩乡人。幼随父读书,学业颇精,但性情孤傲,胆大敢为。清宣统元年(1909)曾状告余圩团董马选山,后忿恨离家,东渡日本入某大学读书,并加入国民党。民国3年(1914)前后回国,曾在涟水创办《涟声》小报,攻击封建势力,遭地方官绅反对。其父以诗责之曰;“蔑视圣贤崇异教,不恭上祗著《涟声》。他年得到文昌殿,伏膝申恩减罪名。”在内外压迫下,嵇翥青出奔上海,加入青帮组织。曾主办《梦境》杂志,攻击军阀统治,遭通缉而出走泰国,任曼谷某华侨报纸主编。民国12年冬回国。民国17年后在上海参与帮会活动,同时编著《中日历代战史》。民国19年左右,曾任江苏省国民政府参议员、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秘书。民国23年任国民党淮阴行政区督察专员王德溥咨议。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国民党陆军第八十九军军法处少将处长。民国33年投入伪二十八师师长潘干臣部任少将高参,同时成为 高邮,宝应、淮安一带青帮首领。民国34年9月新四军第三师攻克淮安城后被逮捕,关押审查8天后交保释放。不久,即潜逃(一说受共产党派遣)到南京。解放战争时期,曾为共产党做过情报工作。建国初期,曾任江苏省文联委员,后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受群众管制。1963年前后回故宅定居,1973年10月病逝。主要作品有:《中国与暹罗》、《中日历代战史》、《佛伽与国家》、《淮阴区民族英雄史》、《秦始皇之文化及其武功》、《考证戚继光年谱》、《日本侵朝战争史》、《经子政汇》、《中国海防史》、《珍宝岛考证》、《中俄边界考证》等。

顾祝同

顾祝同(1893—1987),字墨三,涟水县南禄乡人。清宣统三年(1911)就读于南京江苏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因辛亥革命,学校停办,即参加北伐军先遣支队,任排长。民国元年(1912)加入国民党,任江苏陆军第九师第三十六团排长,?月返江苏陆军小学复学,民国2年毕业,任南京卫戍部参谋。后入武昌预备军官学校,民国5年毕业。民国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民国8年毕业。
民国11年(1922)顾祝同任粤军第二军参谋,在桂林与蒋介石相识。同年入闽打陈炯明时,任东路讨陈总部副长官。民国13年6月,任黄埔军官学校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民国14年参加东征,任王伯龄第二教导团第一营营长,旋调升第二团中校团副。
民国15年(1926)国民革命军北伐,顾祝同任何应钦的东路北伐军第一军第三师副师长,后任第二纵队指挥官。民国16年9月,蒋介石下野,何应钦将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一军扩编为三个军,顾祝同被任为第九军军长。民国17年7月第九军缩编为第二师,顾祝同任师长,11月任江苏省政府委员。民国18年任第一军军长兼第二师师长。民国19年阎、冯反蒋,顾祝同任蒋部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接着先后任洛阳、潼关行营主任,控制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民国20年6月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15日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民国21年6月任淞沪战区善后筹备委员会委员。民国22
年2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任命顾祝同为“剿匪”军总司令。同年,因枪毙新闻记者,激起京沪各地新闻界反对,于10月3日辞去江苏省主席职。随后,蒋介石又发动第五次“围剿”,任命顾祝同为赣、粤、湘、闽、鄂五省“剿匪”军北路军总司令。民国23年1月任军政部政务次长,驻赣绥靖主任。民国24年4月,授陆军二级上将,11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主任,兼管川、黔、康三省军政,同时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民国25年8月,兼任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任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顾祝同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辖浙、闽、苏、皖、赣五省。同年11月兼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2月升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民国29年辞去江苏省政府职。民国30年元月,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顾祝同是主要参与者。
民国34年(1945)5月,顾祝同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调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民国35年5月升任陆军总司令部司令,9月兼任郑州绥靖主任。民国37年5月,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参谋总长,11月派为中央训练团副团长。民国38年春赴杭州,重任陆军总司令,10月随蒋介石去台湾,旋又至重庆,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去海南岛指挥军事。
1950年3月去台北,任“国民政府”代理“国防部长”,后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调任“国防会议秘书长”。1967年再任“总统府u(‘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改任“总统府陆军一级上将战略顾问”,连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病逝。

顾锡九

顾锡九(1901—1989),字祝儒、祝如,涟水县南禄乡人。民国14年(1925)夏毕业于涟水中学,旋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第3期,后因病第4期毕业,曾任北伐军少尉见习官、中尉排长、上尉连长。民国18年参加中央团警干部训练班受训,后历任江苏省军警干部训练所少校队长、江苏省保安第四团中校团副、江苏省保安团特别党部执委、监委、陆军第八十九军三十三师一九四团代理团长、三十三师九十七旅旅长、八十九军一一七师三五一旅旅长、一一七师师长、八十九军参谋长兼江苏保安处少将处长、八十九军副军长、八十军中将军长等职。民国31年1月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直属苏北区团部筹备处代主任,翌年4月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届候补干事,夏,改任西安行营新兵训练处教育长。民国34年任江苏省第一绥靖区司令,翌年秋改任陆军第一二三军军长。民国38年4月南京被解放后,顾锡九率部从无锡、常熟退至上海。5月上海被解放,顾又退至浙江嵊山、泗礁一带,旋又逃入台湾。1952年春,任台湾省新化县“新兵训练处处长”。1989年12月在台湾病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