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投资涟水
走进涟水
财政信息
住房保障
食品安全
环境保护
生产安全
民生服务
价格收费
民俗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民俗风情
涟水民俗文化之春节篇
发表日期:2018-05-28 来源:原创 文章出处:
XQJY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打印:打 印

概述

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但最重要也最隆重的就要数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了。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一个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节日气氛最隆重、节日场面最热闹,持续时间也最长久。春节的历史很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祖祭神活动。关于春节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有一种叫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便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从这首经典的过年谚语中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来年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但是老家的春节通常是从农历腊月初八的腊祭一直到来年正月二十五。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期间,要举行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庆祝活动,且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腊八习俗

农历腊月初八称为腊八节,其渊源与上古时代的蜡(音读 Zha )祭有关。我国自古就重视农业,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时,古人便认为是天地万物诸神保佑的结果,于是就举行盛大典礼庆祝农业丰收,称为大蜡。蜡祭仪式结束以后,古人要进行宴乡活动,用新产的黍糜作粥,大伙儿聚餐,欢度佳节。

腊八节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风俗,就是喝腊八粥了。

传统的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与八种佐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通常是豆米类,豆类有红豆、绿豆、豇豆、扁豆、豌豆、蚕豆及各色莲豆等等,米类有籼米(俗称杂交米)、粳米(俗称大米)、糯米(俗称粘米茶(音)米)、粟米(俗称稞子黏米)、黄米、小麦、大麦、滚麦、燕麦(俗称莜麦)、玉米、高粱(俗称芦粟)等等;腊八粥的佐料,习惯在桃脯、杏脯、果脯、梨子、葡萄干、核桃仁、大枣、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白果、芝麻、松子等里边选择。各家各户根据喜好、习惯,以及实际情况选用八主八佐,这样熬出来的腊八粥,色泽斑斓,味道极佳,吃时绵软而又不糊口。

一般的腊八粥,则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不过近年来,大家都盛行用八宝粥代替传统的腊八粥。

过了腊八节,通常就认为已进入年节,于是各家各户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工作,于是什么碾米、磨面、生豆芽、做豆腐、包馒头、蒸包子,赶集置办年货等,正如一首儿歌所唱:腊八到,过年了,爷爷好喝老白烧,奶奶爱吃胡花椒,妈妈要扯花布料,娃娃要响大麻炮,乐得爸爸哈哈笑,还有一首儿歌是这么说的:过年来到,糖饼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子要买新毡帽,老太太要吃大花糕。

祭灶习俗

祭灶,俗称送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对于送灶,家乡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据说古代曾有过官三民四龟子王八五的规定),也就是官府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农历腊月二十五举行送灶。

送灶,每家每户都要包糖饼祭灶王爷。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糖(当时主要是红糖,红糖的原料是甘蔗,含有95%左右的蔗糖)属计划经济的范畴,且家家户户都比较贫穷,于是能买到或买得起红糖包糖饼是好多人家的一种奢望,没办法好多人家就只好包点菜馅的饼来将就。

过去,差不多家家在灶房(厨房)灶壁神龛中都供有灶王爷神位,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在灶壁上贴一张黄纸墨印的古代骑马做官的人画,上有灶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还有横批:灶君府,然后摆上桌子,供上糖饼,向灶王爷神位敬香,焚烧纸钱,磕头礼拜,鸣放鞭炮。男主人通常还会在灶门口祷告一些恭维话,如:腊月二十四,送灶老爷上西天。请灶老爷好话多说些,坏话少说些,五谷杂粮多求些。场头尽打,斛斗尽量,买的买,卖的卖,养沙牛(母牛)一年下一个,养老骒(母猪)一年下三窝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饼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等等。祷告之后,扯一把牛草、麦麸进灶堂,说:马草马料喂得饱饱的

关于送灶,传说灶王爷(即灶神)在这天晚上,要到西天灵霄宝殿去上奏一家的善恶,故家家都祭送他,请他多奏好话,来年天降吉祥。

腊月二十三的送灶与过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大年三十晚上(即除夕),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于是在除夕之夜又有一个接灶的仪式。至于接灶,是在除夕晚上,也是燃放鞭炮,然后在灶龛前烧香秉烛、焚化纸钱、磕头礼拜等。

扫尘习俗

扫尘就是一种春节前全民大扫除的传统习俗。举行过祭灶后,家家户户便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首先是着手进行扫尘扫尘通常选择一个晴天,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特别是厨房间,锅灶、碗筷、案板、橱柜等都要重新清洗干净。

扫尘的因与谐音,过年前扫尘,寓意除陈布新,就是表示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等统统扫出门。扫尘这种传统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同时也是家家户户焕然一新迎接春节的一种新气象。

另外,每个男子在过春节前都必须剃头洗澡,我想这应该是对的一次大扫除吧,但是也有个传统的说法,那就是如果过年前不理发,等到正月里面再理发,那样的话会死舅舅。对于这个说法,明显是唯心论,只不过是过年前理个发,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去喜迎新年罢了。

置办年货

祭灶过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着手忙年、置办年货了。俗话说过年过在嘴上,所以说,忙年与置办年货基本大多数是吃的方面。

首先是家家户户的女主人都在家忙着包馒头、蒸包子、熘鸡糕、炸驮子(家乡方言,就是圆子)、磨豆腐等。

草锅蒸馒头要用硬火,所以麦秆草火是不行的,于是平时积聚下来的一些棍棍棒棒,此时就派上用场了。家乡所说的馒头,应该说是那种有馅的大包子。上世纪七十年代,馒头所用的面粉多是滚麦面粉或玉米面粉,至于小麦面粉,那真的就是奢侈品了。馒头的馅则通常是萝卜的,当然也有白菜的、胡萝卜的、马菜干的、红豆的等等。有的人家因为实在困难,于是就干脆蒸点懒笼卷子算事。

女主人在家里忙年忙得热火朝天,男主人也不闲着,通常每天上午都会到集市上去采购年货:鸡鸭鱼肉蛋、油盐酱醋茶;云片糕(阜宁牌大糕)、大小果子、饼干、麻饼、花生、葵花子、苹果、橘子等南北炒货、糖饵果品;年画、春联(也有买红纸回来自己写的)、挂廊、鞭炮等。临下集时,还不忘再打上二斤高沟大曲散酒(0.85/斤)、买上两条丰收香烟回来(当时香烟主要是淮阴卷烟厂出品的0.14/包的丰收牌、0.20/包的洪泽湖牌、0.23/包的玫瑰牌、0.29/包的华新牌,0.33/包的大运河牌等)。

称猪肉有时也不需要到集市上去买,因为村里有些人家会请个屠夫(俗称杀猪屠)回来,将家中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肥猪宰掉,于是村里人可以直接上门称就行了。

当然还不忘派小孩子拎着瓶子,到村头小店去打几斤洋油(点灯用的煤油,0.35/斤)、买几打洋火(即火柴,0.20/打)回来备用。

再就是为了迎接新年,全家每人都会准备新衣、新帽、新鞋,称作翻翻行头。记忆中,上世纪七十年代,过年时,基本上都是做身劳动布的衣服,如果能做身蓝咔叽服装就是最大的愿望,至于涤咔那就是奢侈了,而华达呢那就是不要去想的事情了。

总之,这些所需置办的年货通常都在除夕的前一天就基本准备妥当。

对于岳父母等健在的,女儿女婿还要在节前抽时间到岳父母家去送些年货,以表孝心,俗话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女儿是父亲的小酒坛,因此所送的年货中,通常都少不了孝敬老母亲的副食品,孝敬老父亲的烟酒哦!

另外,如家里有人外出,不管相距多远,也不管工作多忙,通常也要在除夕前务必赶回家团聚。

除夕习俗

农历腊月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老家俗称三十晚上” (无论有无农历三十)

除夕的早饭,老家通常是用干菜、豆腐、驮子、鸡糕、肉等混合在一起做一锅杂菜汤,就着馒头、包子。不过也有地方吃豆腐汤,取都富之谐音。

我们老家吃团年饭都是除夕的中午,不像其它地方是在晚上。所以吃完早饭,家家户户就开始着手忙做一年之中这顿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了。

一般人家,中午要设祭桌祭祀祖先,祭桌上供上先祖牌位,摆设酒肴,烧香秉烛、焚化纸箔,家中男丁叩拜。也有人家下午还要到野外祖先或亲人坟茔上焚烧纸钱,叩头祷告,尽其孝心德意。不过现在此风俗现已很淡薄。

中午的饭锅粑要完整地从锅中铲下保存好,称根底陈,亦称囤根脚,寓意一年到底尚有余粮。这个饭锅粑要到来年正月初五才开始食用。

除夕上午或下午,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家家户户就开始熬浆糊,张贴年画、春联、挂廊了。

除夕的下午,要将水缸挑满水,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缸满就是财气满。米缸要盛满米,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油灯填满油,预示香火(即子孙后代)旺盛。另外各种器皿内还要放上两块花糕(取之谐音)。

张贴春联等

年画。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通常色彩鲜艳,寓意吉祥,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我国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这三大流派的中国年画,各具特色。年画的内容通常是寿星、紫微星、福、禄、寿以及梅兰竹菊等花鸟图,也有的是表示五谷丰登的春牛、活泼可爱的娃娃等,《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则是精典的彩色年画。

家乡有不贴年画过不了年的传统说法。年画贴在墙上通常不揭下,要到第二年再贴新年画的时候才揭去上一年的旧年画,以示除旧迎新。

后来人们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慢慢的就发展为如今风靡全国的挂历了。

春联。春联,俗称门对,是对联的一种。古代悬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是春联的萌芽。相传蜀后主孟昶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在结构、句法、声律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范。春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既要有,又要有一副春联的上联和下联,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春联每节末尾一字必须平仄相对,通常情况下,春联通常上联以仄声收尾,下联用平声收尾。

张贴春联,通常自右而左,不能颠倒。

在门楣上还要张贴与春联内容紧密相关的横批,有人说,横批是春联的题目,也是春联的中心一副好的横批在春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挑细选大红春联张贴于房屋的各个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记得上世纪70年代,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大致相同: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还有人家所帖的春联的内容干脆就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现在细想想,也只有那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会出现如此的春联。

福字。春节帖字传说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有关,传说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并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家家户户就写了个字贴在门上,这样穷神就不敢来了,从而保住了家业。久而久之,春节帖字就成了老百姓求吉的习俗了。

字通常在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红纸上,沿对角方向写。一般贴在房门上、粮仓、灶台、水缸、猪圈、牛栏、鸡舍等地方,以祈愿新年多多福气福运。有的还把字倒帖,取谐音,寓福到了之意,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春节帖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集市上还有专门出售字的地摊,那字被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挂廊。挂廊,就是将一刀红纸(100张纸称为一刀纸)裁成所需要的若干份,然后垫在羊油制做的蜡板上,用锥刀再进行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图案通常有财神钟馗等一众神仙,也有花鸟和吉祥寄语等。老家素来有贴挂廊、过新年的说法,认为春节张贴挂廊可以趋邪避鬼,同时新一年还可招财进宝。记忆中,春节除了在房屋门楣上张贴挂廊,在粮仓、灶台、水缸、猪圈、牛栏、鸡舍等其它地方也会张贴。挂廊,每处通常是张贴单数张,房屋门楣上通常都帖5张(也有张贴7张或3张的),其它地方一张就可以了。

挂廊纸张通常又有红纸、五彩纸、白纸,五彩纸又有上五色(鲜艳彩色)和下五色(暗彩色)之分。各种颜色的挂廊张贴也是有讲究的。如当年家中或族人平平安安、无人去世,通常就张贴红色挂廊;如果当年家人平平安安,但有族人去世,通常张贴上五色挂廊;如果当年有家人去世,通常张贴下五色挂廊或白纸挂廊,或干脆就什么都不张贴。

另外,在老家还有一种整张红纸大小的挂廊,称为乾隆乾隆一般只有殷实人家才在春节期间张贴,通常是张贴在土木结构堂屋里靠后墙的第二根椽子上,以张贴五张为准(这五张乾隆正中的图案通常是不相同的,一般是五个字),每两张乾隆接缝处,再骑压张贴一张挂廊。在粘贴乾隆的整根椽子上,还要贴上横批(家乡俗称压封),因这个横批与整根椽子一样长,所以内容通常是整副的对联,如冬去春来一元复始,云开日丽万象更新等。

吃团年饭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过年了,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团年饭。除夕的这顿团年饭,不光象征一个家庭的团圆祥和,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同时在享受美味与欢乐,也饱含着人们对家庭温馨的向往、对亲情的留恋、对父母儿女的牵挂。因此,在外地的人都要在除夕前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吃上这顿团年饭。

老家吃团年饭的习俗,就是不管家中有几个兄弟,即使娶妻生子分灶另过,但只要父母还健在,那么除夕中午通常都团聚到一起,吃这顿丰盛而富有意义的团年饭。不管一家有几口人,总要忙上半天,冷盘、炒菜、烧菜等摆上满满的一桌,煞是丰盛的佳肴盛馔中一般都少不了两样:一是鱼,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并且这盘鱼通常不要吃完,要留点到第二天(其实也就是来年了)再吃,寓意年年有余;再一个是豆腐,豆腐都富谐音,象征大富大贵

这顿团年饭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因此都将桌子摆设在堂屋大厅,全家老小团团围坐。

家庭成员的成年人中,即使平时不会喝酒,此时也要多少斟点意思意思,尤其是做晚辈的必须向长辈敬酒,祝贺新年愉快、身体健康;还有家庭成员之间,如平时有什么疙疙瘩瘩,此时也都不再提起,同时还会因相互敬酒而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就是在除夕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全家老小欢聚一堂,通夜不眠,熬年守岁,共享天伦之乐,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的希望之意。据说守岁还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记忆中,老家除夕晚饭后,大人就开始忙着炒花生、瓜子、葵花子,搓汤圆、包饺子,长辈给后辈分发压岁钱,然后小孩子们就在院子里鸣放鞭炮礼花等。

鞭炮,亦称炮仗爆竹爆仗。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特产。鞭炮的品种、样式很多,除了传统的百子鞭炮、单响、双响的花炮外,还有如今取了文雅、富于诗意的名称的,如:金菊吐艳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金猴腾空等等,还有百头、千头、万头,甚至长达十万头的巨型鞭炮,真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通常在除夕晚上给晚辈,也有的是初一早上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有的父母还会将一张大额面值的纸币放在小孩的衣服里,寓意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此纸币等第二天孩子睡醒后,即取回),同时还会在孩子床头放一盒火柴(寓意红红火火)以及云片糕(寓意步步高升)等。

忙完这些后,于是全家人就围坐在聚宝盆(即火盆)边,一起烤着摇钱树火(松枝和芝麻杆,寓意节节高升),一边嗑着花生、瓜子,或谈天说地讲故事、或打扑克牌等(不像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一起观看CCTV春晚),守候新春的来临。

初一习俗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钟声一敲响,家家户户开始鸣放鞭炮,借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欢乐气氛,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家乡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新年的凌晨,不论穷富,男女老幼都穿新衣或干净衣服,表示除旧换新。凌晨开门,先放鞭炮,称做开门鞭,以示迎新。接着点燃火盆(俗称元宝盆”)中的柴薪(多是芝麻杆),称做元宝火,以示财气。每个人起身时,都先吃片云片糕,称作开口糕(高),然后才开始讲话,以示吉庆。晚辈起床后,首先要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压岁钱)分给晚辈。

接着,全家团做一起或吃汤圆,俗称元宝,象征团圆之意;或吃饺子,俗称万万顺,寓意一切皆顺利,同时有谐音更岁交子之意。记忆中,每个人碗中的饺子或汤圆不能吃完,称做年年有余

当然,新年还有一些忌讳,如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能打碎杯、盘、碗、碟,如果不慎失手打坏时,就要赶忙说岁岁(碎碎)平安落地开花之类的吉利话来破解;不要扫地、倒垃圾,否则会把财富也都扫出去等等;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像等不吉利的字眼,对于家中有小孩子的家庭,大人虽然千叮万嘱过年不要乱说话,但是小孩子难免会忘记了而脱口而出一些所谓的禁忌语言,于是大人对此都会预先在墙上帖写童言无忌的红纸条。

拜年习俗

拜年,就是人们走亲访友,登门拜访,既表达了相互间的祝贺与祝福,又有利于增进友谊和联络感情,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习俗。

从初一开始,拜年这个传统的习俗一直是每个人的主要活动之一。人们外出相遇时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郞,初三初四拜团坊,就是初一全家人由晚辈向长辈拜年;初二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外甥给舅舅拜年;初三开始就是亲友、邻居、街坊互相拜年。不过对于邻居街坊之间,基本都是从初一就开始互相拜年了。

所有出嫁了的女儿,在正月初二这天,都要带着女婿和孩子一起回娘家探亲,其实这就是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通常都要带一些礼物去,以表对岳父母的一片孝心。

新年如带着小孩子到亲戚家(包括岳父母家)拜年,通常往返都须携带几条云片大糕,寓意一路高升

另外,在家乡拜年这个习俗中,朋友之间以拜年为借口进行相互宴请的这种习惯也特别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大家一年到头都比较忙,很难相聚到一起,于是利用春节这个喜庆的闲暇时间,以拜年为借口,轮流坐庄,欢聚一起畅谈一年来的收获与成绩,展望新一年的前景,并彼此互祝健康、愉快,从而体现出朋友之间的真情厚谊。有些人由于朋友圈子很大,整个正月基本都是在朋友相互宴请之中度过。对于春节期间朋友间的这种轮流坐庄相互宴请,只要不出正月都是可以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公社或大队的基层干部,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敲锣打鼓,向军烈属送光荣人家喜报,贺拜新年,同时也会给五保户拜年。

新年其它民俗

春节期间,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着大街小巷,一些民间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玩麒麟,跳财神,划龙船,舞狮子,应有尽有。

从正月初一开始,就有一些舞狮子的、玩麒麟的、跳财神的,敲锣打鼓到各家各户参拜贺年讨要馒头之类的食品或赏钱。玩麒麟的人,肩扛一纸糊的色彩鲜艳的麒麟,配有锣鼓,每至一户门前,边敲锣边唱,唱的都是添福添寿、发财进宝之类的吉利语言,如锣鼓一敲响昌昌,财源滚滚往家淌锣鼓一敲响晶晶,财神天天进你门等;而跳财神财神则妆成唱京戏的模样,身穿大红蟒袍,系玉带,冠官帽,足蹬朝靴,怀抱牙笏,手捧锡箔做的元宝天官赐福招财进宝之类的匾牌,挨门逐户都舞跳一阵,说着喜话,向户主展示手捧的元宝或匾牌,以示财神向户主赐福赠财。

也有一些唱小曲歌谣的、耍猴的、说吉利话的,或拿着写有招财进宝等吉利语句红纸条贴在人家门上的,也趁机挨家挨户讨点馒头或赏钱。

而村里(以前称大队)则会组织文娱宣传队,到各村去巡演,节目基本是淮海戏和划龙船等。

总之,这些民间活动都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的喜庆气氛。

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老家称过小年。过小年的习俗基本与正月初一差不多,也是早上起来先鸣放鞭炮,然后吃汤圆或水饺,晚上炒花生瓜子等。

过去还有个说法,初一至初八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谷日。初一到初六分别不能宰杀鸡、狗、猪、羊、牛、马。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初七人日那天,家乡又称巧日,有吃小巧饭的习俗,女孩子(也有男孩子参加的)凑在一起,提着篮子各家(一般在本庄子)去讨巧饭,然后便在一起吃巧饭,传说这样子,将来女孩子便会心灵手巧。初八是谷子的生日,传说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当年则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如果天阴,则当年五谷欠收。

家乡还有七不穿八不拐,九儿不朝河边歪的说法,就是初七妇女不动针线,初八不拐磨,初九不挑水。

由于春节期间大家都相对清闲,且家中有需要出远门的都在春节前间赶回来欢聚新年,于是一些青年男女的完婚大喜之日也常选定在春节期间举行(节前节后都有,尤其正月里初二、初三、初六、初八、初九特别多)。

另外,家乡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如家中头一年有人去世,那么初一初二,家族、亲戚中属于死者的晚辈会前来祭典,俗称叩牌位头。通常初一是同门家族中的晚辈男丁;初二是亲戚中的晚辈男丁。(作者:倚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