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投资涟水
走进涟水
财政信息
住房保障
食品安全
环境保护
生产安全
民生服务
价格收费
民俗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民俗风情
岁时习俗
发表日期:2017-12-20 来源: 文章出处:
XQJY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打印:打 印
    涟水民间风俗质朴、淳厚,它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遗产。由于它的传承性,其中有些习俗及其活动带有保守落后以至愚昧的成份。同时又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其中又增融进了许多新的进步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活动,又使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得到净化和更新。岁时习俗是民间风俗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孜孜不倦的习俗活动,寄托了人们美好善良的愿望,反映出民众的心理结构。兹将涟水民间岁时习俗(均为农历),作一粗线条的描述,重在体现出它们的变化与进步。
春 节
    正月初一古时称“元旦”,俗称“过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春节”。“古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就是对新年的歌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不论穷、富人家,男女老幼都穿新衣或干净衣服,表示除旧换新。凌晨开门,先放鞭炮,叫“开门鞭”,以示迎新。接着点燃火盆(“元宝盆”)中的柴薪,叫“元宝火”,以示财气,孩子床头枕边都放了糕点,起床、讲话之前先吃糕点,“叫开口糕(高)”以示吉庆。而后,全家人围坐一桌吃早餐。早餐多为汤圆或饺子,汤圆寓意全家团圆,饺子叫“弯弯顺”,本是船户习俗,寓意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许多人家还在汤圆中放置红枣或铜板钱或铅硬 币,红枣意为生活甜蜜,钱币意为“招财纳福”称为“抢元宝”。旧时,吃早餐之前还得先“上供”,将汤圆煮熟后,送到堂屋神像前请祭。早餐后,在堂屋桌上摆列着糖果糕点、花生瓜籽(旧时为冷的荤素菜盘)和香烟等。准备亲友邻居相互拜年、饮酒赏乐之用。到街邻庄友家串门拜年,互相恭贺新年之喜·叫“走年”。走年时到谁家都有香烟、糕点花生等招待,叫“高升”。也有饮酒的,叫“撞彩”,生意人家则称为“发利市”。晚辈来拜年,长辈还要给红纸包,叫“压岁钱”,中、晚饭都是年前做好的熟食,意为“年年有余”,因而春节忌动刀器。初二,新婚夫妇到岳父家拜年,外甥给舅舅拜年,各家各户走亲访友,吃喝玩乐。初一至初四不兴扫地,初五扫地也必须从门口向屋里扫,叫“收财气”。初五俗称“财神日子”,又叫“过小年”。清晨开门放鞭炮,叫“接财神”。旧时“接财神”还须焚香点烛。还有些人妆成唱京戏的模样,身着大红蟒袍,系玉带,冠官帽,怀抱牙笏,手捧锡箔做的“元宝”,挨门逐户地跳蹦说“喜话”,讨要钱物,俗称“跳财神”生意人家都在初五这天查货,一年盘点一次,计算一年来的损益,叫“盘元宝”。晚上,老板要请雇员吃饭,被请为上座者,即被辞退。生意不好的店家,则在这天宣布倒闭歇业。“民间还有七不穿八不拐,九儿不朝河边歪”的说法,就是以初七为“巧日”,妇女不动针线,初八不拐磨,初九不挑水。初七“巧日”还有吃“小巧饭”的活动。女孩子(也有男孩子参加的)凑在一起,提着篮子到各家(一般在本庄子)去讨“巧饭”,然后便在一起吃“巧饭”,这样便会心灵手巧。这种活动现在已不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节期间,机关、企事业单位放假3天,单位和群众团体大多组织团拜活动。基层干部则敲锣打鼓,向军烈属送“光荣人家”和“喜报”,祝贺新年,同时给五保户拜年。城乡张灯结彩,民间文艺活动到处都有,丰富多彩。
元 宵 节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俗称“小年”。 家家早晨吃汤圆。旧时还要点燃香烛,礼拜家神,白天赶庙会烧香拜佛,求神赐福,晚上举行灯会闹元宵。现在是免除迷信活动,但仍是以灯会为主的文化节日。县城大多是在五岛公园内举办大型灯会活动。其彩灯有人物类、动物类、神话故事类、花鸟类等,其制作工艺则采用现代各种电子、机械手段,动、静有致,水、陆、空相映,赏灯与游园结合。城、乡还有踩高跷、舞龙灯、猜谜语、放焰火等,一 片灯海,满城欢声。
 二 月 二
    二月初二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之说,称为“龙抬头”日子。农家认为这天龙能“抬头挺身”,降一场春雨,就是个丰收年。于是,一早起来,各家就用青灰将门前屋后画上灰圈子,叫“打露囤”或“打囤子”。晚上俗传是“土谷神”的生日,有些农家放焰火庆祝。还要炒玉米花子,“炒虫刀”,意为灭虫,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月二蒸糕吃,也是意在祝愿粮食丰收。民间还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都带小活猴”的说法,大多人家在这天将出嫁的姑娘带回来归省,休息几天。并设午宴或晚宴,叫“春叙”。旧时,儿童须剃头,乡、村举行赛神庙会活动。一些烟铺、酒坊、糖坊等小型工厂,也会在这天辞退工人。农家晚上睡觉前,还要念叨几句顺口溜:“二月二,敲瓢碴,十窝老鼠九窝瞎,还有一窝猫嗒去;二月二,敲水缸,十窝老鼠九窝光,还有一窝去东洋。”
清 明
    清明是传统扫墓祭祀的日子,旧时称为“鬼过年”。各家各户都要到亡亲坟上填土上泥,修理一新,叫“圆坟”。坟顶是两块泥垛子压一张红纸,叫“贴挂廊”。祭祀活动有烧香焚纸(鬼钱)送饭的,有踩高跷子、放风筝的,有妆成“寡妇上坟”小游戏的,还有些老年人在乱坟中间,烧纸、磕头,祷告的,对“孤魂野鬼”,进行施舍,叫“斋孤”。清明前一日,各家各户门庭插柳条,用以“辟邪”。现时土葬已改为火葬,人们多在家烧香焚纸以祭祖。政府机关、学校、团体等大都集体祭扫烈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清明前后还是青少年们踏青春带、放风筝的时期,有的单位集体组织,开展活动。
四 月 八
    四月l初八在清代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寺庙和尚大多举行祭祀活动。后来,孟兰盆舍以七月半为主。民间活动有到庵庙烧香还愿、吃询树叶饭(“乌饭”)、给出嫁不满一年的女儿做新衣服和送扇子及点心之类的礼品,还有蒸寿桃(俗称“小花”)给孩子吃的习惯。现时祭祀烧香活动已基本没有。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俗称“娃娃节”。前几日,家家包粽子,粽子是用新鲜柴叶子包裹糯米,掺进红豆或红枣等物,裹得越紧越好,煮熟后香粘鲜美。这一天,早餐吃粽子和鸡蛋,在大门上方插菖蒲、青艾条。旧时,还在堂屋中心悬挂一幅面貌丑恶、身着红袖箭衣、带将士巾、手执宝剑的钟馗像,叫“判官”,在大门上贴“端午符”,皆为祛邪。中午喝雄黄酒,有的人家还在屋内、庭院遍洒雄黄酒,以驱“五毒”。午餐后,用艾水给孩子洗澡,在孩子耳朵、肚脐眼涂抹雄黄酒,又在脖子、手腕、脚腕处系上五色丝线,叫"百索",也为避邪消灾。有些孩子腰间,还挂上一个香袋,叫“香囊”,是采集百草合药制成的。端午节划龙船,是沿袭千年的习俗。在涟水县城,还有端午节下午爬宝塔的风俗,红男绿女争相到城西能仁 寺,爬上妙通塔。饱览城乡风貌,说是可延年益寿。
 六 月 六
    六月初六旧称“天祝节”,早餐家家“吃炒面”。“炒面”是将白面粉炒熟后,用开水冲泡加糖食之。传说可解热湿、免目疾、除腹痛。民家又有“六月六,晒龙衣”的说法。此日家家曝晒衣物被服,可防止生霉和虫蛀。
七 月 七
    七月初七为“乞巧节”,又称“七夕”,传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傍晚,可见天空有许多千奇百怪的云彩,形态各异,变幻莫测,似人物、动物、建筑物、风景名胜,使人浮想联翩,故有“七月七,看巧云”之说。晚餐后,妇女在月光下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乞求智巧,并且解下孩子端午节系在手脚上的绒线,抛至屋顶,说是让喜鹊衔去造天桥,供牛郎织女过桥相会。
七 月 半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是佛教的节日,叫“盂兰盆会”,俗称“鬼节”。中元节是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相称的,是中国古老的节日之一。旧时,中午各家吃水饺,烧纸钱,拜祭祖先,说是死去的人“回家来拿钱”。下午,有和尚放门口,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超度饿鬼。晚上,尼姑和一些老年人凑钱买乌鱼放生,超度亡魂,俗称“水陆道场”。也有放“河灯”的,即用五色纸扎成小彩灯,点燃烛火后置于木片上,放在河面上浮行,超度水鬼。现今吃水饺之习不改,祭祖烧纸活动只是少数人家而已。
中 秋 节
    八月十五是传统中秋佳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在外地的亲人要赶回家,全家中午吃“团圆饭”、“喝团圆酒”,晚上“吃团圆饼”,并在庭院设供桌、陈列菱、柿、藕和月饼等。点烛焚香,礼拜敬月。亲友大多在前一天互送月饼、糖果等食品。现在焚香敬月已不多见,但却有鸣放鞭炮庆贺丰收和全家团圆的。
重 阳 节
    九月初九为“重九”,又叫“重阳”(《易经》定“九”为阳数)。重阳节早晨吃米糕,中午吃馅饼,叫“重阳糕”,"重阳饼"。有"重阳吃块糕。一冬也不焦;重阳吃块饼,一冬不受紧”的说法。重阳还有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现时重阳节又规定为“老年节”,每年都开展尊老敬老活动,还举办老年秋季运动会等。
寒 衣 节
    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称“招魂节”。旧时,民间此日祭祀祖先,用芦柴扎成箱子,糊上纸,又用纸裁剪成纸衣,均在祖先坟茔上焚烧祭奠。今已禁绝。此日染坊须祭缸神,请染师吃酒席,今已不见。
冬 至
    冬至在十一月,俗称“大冬”,前一日叫“小冬”。民间小冬蒸馒头,大冬摆酒宴,全家聚会。有“小冬蒸,大冬烧(酒),冬到大似年”的说法。旧时大冬祭祀祖先,今已渐淡。
 腊 八
    十二月初八称“腊八”(十二月俗称“腊月”),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之日。旧时庆贺活动颇为隆重。寺院焚香诵经,
钟磬齐鸣,用果谷煮成“腊八粥”祭供。一般人家以菜干、黄豆、花生仁等煮成,富户则用桂圆肉、蜜枣、花生仁、莲子、银耳,白果、栗子等掺在糯米中煮成。现已不再祭供,“腊八粥”也不多见。
送 灶
    十二月二十四是灶神上天之日,故民间有送灶习俗。旧时送灶,家家备香烛纸马。做成荤、素、糖三种馅饼,再将麦麸、豆禾皆、豆腐、挂面摆列在锅台和灶洞上,把一张黄纸墨印的古代骑马做官的人画,贴于灶头上,叫“跑灶”,还贴灶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灶君府”。送灶时,送灶人先“一供”。在“灶君”面前摆两个蜡烛台,一仑小香炉,米糕三块,馒头一个,清茶一碗以及糖饼等。送灶人将炉香、蜡烛点燃,再焚烧数十个乃至数百个金箔(俗称“元宝”)、在灶门口祷告,他人在屋外放鞭炮。送灶时的祷告词尽是恭维话,如:腊月二十四,送灶老爷上西天。请灶老爷好话多说些,坏话少说些,五谷杂粮多求些,场头尽打。斛斗尽量,买得买,卖得卖,养沙牛(母牛)一年下一个,养老骒一年下三窝。祷告之后,撤 。 一把牛草、麦麸进灶堂,说:口马草马料喂得饱饱的。再磕四个头起来,送灶即结束,迷信说法是灶神在这天晚上,要到西天灵霄宝殿去上奏一家的善恶,故而家家都祭送他,请他多奏好话,来年天降吉祥。送灶日期不一,据说古代曾有过规定:“官三民四龟子王八五”即做官人家是二十三,老百姓是二十四,犯罪人家是二十五。送灶日家家大扫除,叫“扫尘”。
除 夕
    十二月最后一天叫“除夕”,俗称三十晚上(无论有无三十日)家家户户自送灶后开始“忙年”,买鱼肉食物,买鞋帽衣物,做豆腐、蒸馒头、蒸龙糕、炸肉圆、洗衣被、贴年画……至除夕前一天,全部忙好。在外地的人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除夕早晨。染坊备“牲礼”,点香烛,请祭缸神。中午,家家都以酒菜祭祀祖先,焚烧纸箔,叩首祷告。全家团聚吃“团圆饭”。然后贴新对联和挂廊(红色刻纸)。家长还须到野外祖先或亲人坟茔上烧化纸钱;叩头祷告,尽其孝心德意。晚上,点烛放鞭,叩头礼拜后,将灶台上的供品全部撤去,贴的“跑灶”也撕掉,“铲接灶”,意即灶神已从西天回来,仍做一家之神。用松枝和芝麻秆扎“摇钱树”,架“聚宝盆”。炒花生、瓜子、葵花籽吃,全家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直至子夜,叫“守岁”,家长给孩子“压岁钱”。家长“守岁”通常彻夜不眠,上供的祭品有大枣、桂圆、水糕、茶、酒(满杯)等,放在堂上神像前。现时守岁
活动大多是收看电视节目和全国人民共同迎接新年,鸣放鞭炮庆祝。
    岁时习俗里还有一些迎神赛会,旧时叫“社日”、俗称“庙会”。正月初八,相传为“祈年老爷”会,主要活动内容是祈祷丰年。由一些年轻壮汉将大王庙里的“祈年老爷”绑在木杠上,高抬过顶,快速跑步,游行四街,称为“冲祈年老爷”。这种活动没有香烛庆祝。正月十五,是“上元”日,就是三元宫的天官神寿庆的日子,叫“天宫圣会”。道家认为,三元乃三宫别称,就是上元赐福天宫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宫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宫洞阴大帝,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为三宫大帝生日。正月十四晚上,寺庙和尚和一些“善男信女”开始布置香堂,明灯高烛。次日早晨,远近进香的人接踵而至,其中有些人还抬着香案,撑起大红伞,用马匹引导,鸣锣吹打,送到三元宫(清代县境有三元宫、三官殿十数座)。庙内香烟缭绕,叩头礼拜,虔诚至极。庙外有卖香的,玩杂技的,叫卖零食的。也有一些乞丐或穿行人群或拦路跪地乞讨,其情亦惨然。三月二十八,传说是“东岳大帝”的生日。“东岳大帝”就是《封神榜》中的黄飞虎,死后被姜子牙赐封的。明朝万历年间,高沟镇建了一座天齐庙,正殿就供奉着东岳大帝。每年三月二十八,高沟地区都举办声势浩大的“天齐庙会”。庙会活动从三月二十六下午就拉开序幕。天齐庙正殿门前的大石鼎内焚烧着成封的条香、檀香,昼夜不停,香烟袅袅。由小和尚看管,烧香人给香火钱。一些僧道和崇信佛事的“善男信女”,忙忙碌碌,布置会事,募化摆设寿面宴席,款待地方上的豪商太贾、地主士绅。既为庙会壮声色,又可借机募化钱财。二十八日上午庙会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东岳大帝“出銮”。东岳有行;坐神像两荨,称“行坛”、“坐坛”。“出銮”时,人们将东岳行坛请进轿内,叫“出坛”轿夫抬着神像在四街巡行,前有三班六房,扛着“肃静”、“回避”,“木牌”,分头鸣锣开道。金瓜、钺斧:朝天凳、刀、剑、戈、矛,气焰森森;朱雀旗、玄武旗、飞虎旗、黄龙旗,满空飞舞。一个前哨传报的“马匹” 下穿红裤,上身赤膊,鼻插钢针,手扶铁鞭,凶神恶煞地跳跃前进。
    土地神坐在木座上,身穿红袍,头戴乌纱,象征地方官吏,在前引路。东岳大帝身着黄蟒袍,头戴王冠,上撑一顶黄罗伞,端坐木坛之上,伴随着几班文武乐工。紧打慢敲,悠悠扬扬,款款而行,游街过坊。“銮驾”后还有一个“假大老爷”,骑在独木杠上,头戴关官帽,翻穿皮马褂子,由小差抬着随行。旁有一个小差挑着材茶食担子,前担是粪箕,装着马粪,后担是尿桶,装着驴尿,供“假大老爷”憩息时充饥。另有“地保”时而向假大老爷回报地方案情。假大老爷听了,则不问青红皂白,喝令责打报案的二十大板,以显老爷威风。由高沟地方士绅和汪、郑、徐三姓祠堂精心准备的地方文艺“抬阁”和“优擎”,也在后面表演着精彩的节目。游行队伍中途休息的地点在高沟镇北圩门东南角的土台上,叫“鬼神台”。观看祝寿活动的人成千上万,尾随而行,前后涌动。整个活动延至日落方才散歇。高沟天齐庙会影响很大,北有山东、南有两淮、东有盐阜、西有沭宿等地观众。不辞跋涉,前来赶会。清光绪中叶的一次庙会,曾发生六塘河渡船翻覆、死亡数十人的惨案。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天齐庙会已经很少举行了。最后一次是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939年,日军在高沟镇纵火焚烧,全街荡然。天齐庙会活动的一切道具也被焚烧净尽。其它庙会活动还有五月十三为关老爷(关云长)祝寿等。这些活动都带有鲜明的迷信色彩均已早绎芋除。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活动增多,具有地方特点的大型经济文化活动,如1992年4月举行“高沟酒文化节”,在内容、形式和声势影响等方面,都远胜于过去的庙会活动。当然,剔除庙会活动的封建糟粕,作为民间艺术精华,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分享到: